系列报道之夏秋攻势:花戛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19-01-18 03:45:55来源:未知点击:0
根据会议安排,现我就花戛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花戛乡位于水城县南部,距县城约148公里,水盘东线公路穿境而过,东与普安县龙吟镇接壤,南接盘州市保基乡,西与顺场乡和盘州市普古乡相连,北与野钟乡隔北盘江相望。全乡总面积16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8万亩,林地面积15万亩。辖5个行政村(由原18个小村合并)89个村民组5714户2035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9.9%。属于高原盆谷地貌,乡内平均海拔1450米,最高海拨猫儿箐2318米,最低海拨毛虫河(花水段)685米,年平均气温16.8℃,境内有花戛天坑、六车河峡谷、毛虫河竹杆桥、花水千年古树、高坡石林、光照库区水上观光、全国传统古村落天门等旅游观光景点,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主产水稻、小麦、马玲薯等粮食作物和生姜、花生、核桃、板栗、甘蔗、刺梨、樱桃等经济作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全乡森林覆盖率75%。花戛乡2014年初识别贫困村18个(其中10个为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1622户5686人。2014年脱贫340户1428人;2015年脱贫177户738人;2016年脱贫51户214人,2018年开展“两错一漏”工作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88户5159人,一般贫困户709户3098人,低保贫困户523户1990人,五保贫困户(兜底户)56户71人,贫困发生率为25.35%。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两错一漏”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以《贵州省脱贫攻坚存在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集中开展“两错一漏”专项治理工作。制定《花戛乡2018年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全乡51名干部职工、28名轮战队员、33名村干部和25名同步小康驻村人员对我乡5714户20350人进行全覆盖的走访排查。经排查、召开民主评议会和评审会后,全乡漏评户158 户 646人,漏人224人,错评户17户47人,错退户29户135人,返贫户14户68人,自然增加人口59户70人,自然减少人口52户56人,贫困人口数由4205人增加至5159人,贫困发生率上升4.69%,现贫困发生率25.35%。
(二)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治理情况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打好“四场硬仗”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农户住房安全问题。花戛乡2016年危房改造户541户,2017年危房改造户62户,2018年危房改造户数190户,2016年和2017年危房改造已全部完成,2018年启动建设165户,完工45户。同时在“春风行动”期间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对我乡2016年以前享受过危房改造政策现仍为危房的农户进行全面排查,经摸排,我乡现还存在45户不能享受政策的危房户,县委县政府已安排同人居环境整治一并解决农户的住房问题。全乡“三改三化”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步全面启动,现已启动水井小村与天门村口坪组的建设工作,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在2018年年底全面完成。
(三)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按照省、市、县的有关要求,着重开展扶贫专项监察项目资金大检查,重点对危房改造资金、低保资金、扶贫项目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发放、管理和使用兑付情况进行核查,严肃纪律、严格问责,督促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认真进行整改落实。花戛乡对2014年以来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进行了核查清理,并建立了问题台账,对存在问题的项目限期进行整改。花戛乡2014年以来涉及花戛乡扶贫资金项目共11个,总资金555万元,按相关程序完成报账335.69万元(其中有两个项目正在建设中);2016年以来涉及危房改造资金803万元,涉及农户603户,所有到达乡财政的危改资金已悉数支付给农户;2017年县审计局对花戛乡2015年以来财政资金进行了全面审计,未发现扶贫资金违规违纪的问题。
(四)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根据省、市、县有关要求和安排部署,花戛乡从安排部署、对照自查、督查检查三个方面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进行了专项治理,特别针对在工作中不敢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现象开展专项整治,现已对2名慢作为和1名不作为的乡、村干部依规进行了处理。
(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以“春风行动”为契机,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
一是引好脱贫水。为解决花戛乡季节性缺水问题,2016年投资355.46万元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原天门小村6个村民组,原吴王小村鸡场组、原新发小村山林组、原都匀小村坪地组,解决4887人的饮用水问题;2017年在天星村、水井村、花水村、花营村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可解决花戛乡天星村、水井村、花水村、花营村4个村共769户3205人安全饮水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31户872人;2018年共实施8个小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正在实施的有欧场、磋播、者卡、吴王、底母5个小村,覆盖27个村民小组,可解决6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余的高坎、高坡、白岩3个小村及集中供水正在组织勘查设计中;天门山塘工程已完成征地丈量工作,坝体(主坝、副坝)开挖,正大体灌浆,工程建成后可解决海子村、天门村、磋播村、吴王村严重缺水的村组问题,覆盖人口1194户7318人(其中,贫困人400户1661人),所有安全饮水工程计划2018年年底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同时组织人员对安全饮水工程未覆盖的村民组、农户的安全饮水情况进行排查,未覆盖的农户将利用“95313”工程解决农户安全饮水问题。
二是通好脱贫电。投资1388.55万元改造我乡电网工程,已完成花水村、吴王村、海子村、搓播村、天门村25个台区电网绝缘化升级改造复测工作。同时逐步对已改造的农户的电表和下户线进行更换,现完成321户农户的下户线和2100户农户电表更换工作,计划2019年3月底完工。
三是建好脱贫路。“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战役中,道路建设是关键;2017年以来启动实施公路项目35条155.238公里。正在施工中27条118.349公里,已完工8条36.889公里,按照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2018年年底全面完成。
四是铺好脱贫讯。全乡范围内基本实现4G网络覆盖(移动、电信、联通任通一家运营商)。广电云户户通已完成4个村(吴王村、磋播村、海子村、花水村)的布线工作,完成1327户农户的机顶盒安装工作,其中贫困户582户,计划2018年10月份全面完成。
五是提高教育医疗保障。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要扎实抓好“教扶6条”政策落实,确保每个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都能及时得到资助。已完成磋播幼儿园和磋播小学修建的选址征地工作,已启动花戛中心、花戛小学、鸡场小学两年提质打造工程。全面完善村卫生室建设,加强村医的管理和监督,力大对“医扶10 条”政策和“五重保障”措施的落实力度,确保每个需要救助的贫困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救助。已完成全乡4个村卫生室建设和人员配备。截止目前,花戛乡卫生院门诊就诊人数11482人次。其中,贫困人口门诊就诊人数3465人次,贫困人口门诊报销率100%。住院总人数236 人次。其中,贫困人口住院人数59人,报销金额8.78 万元,贫困人口住院报销率100%。
(六)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
按照“能搬则搬”和不通公路就搬的原则,牢牢抓住国家政策支持机遇,全面落实“六个坚持”,丰富完善“五个三”综合配套政策,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组织人员以群众会、院坝会和实地看房等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结合“两错一漏”的契机,组织“两错一漏”专班到易扶户家中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同时组织易扶搬迁户赴经开区实地看房、参观工厂、医院、学校,增强易扶户的搬迁信心。花戛乡2017年搬迁对象共378户1781人(其中,贫困户330户1556人,非贫困户48户225人)。2018年搬迁对象共264户1213人(其中,贫困户230户1062人,非贫困户34户151人)。目前已完成334户1577人抽房工作,搬迁入住319户1505人,其中贫困户270户1256人,并且对搬迁户的在校生情况进行摸排,经摸排我乡搬迁户中初中生110人,小学生及幼儿园学生225人,已完成秋季学期入学的准备工作。
(七)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
按照“土地全覆盖、种植农户全覆盖、贫困户全覆盖”的要求,按长线产业抓管护、抓规范、抓补种,短线产业抓速度、抓保障、抓见效的标准去大力发展产业。
一是选准做好长线产业。采取以刺梨为主、核桃、玛瑙红、蜂糖李、五星枇杷、橘子等为辅助的“1+N”模式来进行实施。经过2015、2016、2017年三年的种植,已完成刺梨种植23183.25亩(今年能产生效益的为2000亩)、核桃8952亩、精品水果5036亩,覆盖全乡5714户20350人,实现贫困户1288户5159人全覆盖。
二是抓好短线产业。千方百计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扩大产业项目对贫困户的覆盖面,让贫困户成为发展产业的最大受益者,实现早日脱贫,结合花戛乡实际,选择发展乌骨鸡、乌苕、红米、早熟蔬菜、养蜂等短线产业。养殖乌骨土鸡20000羽,养殖中蜂200羽,蔬菜种植500亩,红米种植600亩,乌苕种植400亩。
(八)全乡就业工作情况
把就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定脱贫、稳定致富的主要措施,多渠道、多途径织牢就业扶贫网。一是大力实施贫困户就业培训工作。对接市、县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在我乡开展种养殖培训。2018年以来,华厦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六盘水创新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到我乡开展为期3期的培训,共培训贫困户178人,水投公司组织人员对11名水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六盘水民生职业培训学校组织人员对我乡护林员和生态护林员135人进行培训;同时乡内组织能人对贫困户进行剪枝、刺梨管护等培训,我乡已完成421人的培训工作。二是充分利用乡内就业岗位。建立就业岗位台账,一户贫困户对应一个就业岗位,将就业岗位落实到贫困户的头上。我乡护路养路人员共21名,贫困户21名,生态护林员82名,贫困户82名,聘用水务管理人员11名,贫困户9名(技术人员和计算机操作员非贫困户),刺梨分片管护人员26名,贫困户26名,各村食堂就业共4名,贫困户2名,天门村土鸡养殖孵化场管理人员2名,贫困户2名,电商实体店就业2名,贫困户2名。三是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充分发挥乡内“小包工头”、“小老板”的作用,采取亲带亲、友带友、熟人带熟人的方式,引导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脱贫。全乡外出务工3265人,贫困户713人。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乡18个小村中,有10个深度贫困村;二是由于我乡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高;三是地处偏远,群众的发展思维闭塞,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四是由于土地贫瘠,产业种植见效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花戛乡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用足“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以“五先五后”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法”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围绕“夏秋攻势”的各项目标任务,把精准帮扶工作抓得更有力度、更有准度、更有深度,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一是继续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继续下功夫。2018年下半年计划在磋播村建200亩玛瑙红樱桃采摘园、100亩葡萄种植基地和300个食用菌大棚,在海子村建50亩花卉和苗木培育基地,在天门村建1个150平方米土鸡养殖脱温基地和一个红米加工厂,有效带动磋播村、海子村、吴王村、天门村和花水村贫困户增收致富。
二是充分运用好电商实体店的带动作用。将花戛乡特色农产品,少数民族文化服饰、首饰等文化产物,手工艺物品等摆上电商实体店的专卖柜,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同时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是加快在建项目的推进工作。做好我乡在建的交通、人居环境、安全饮水、户户用等基础设施工程和产业项目等在建的督促和协调服务工作,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四是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力度。在完成全乡641户2994人的搬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争取让更多贫困户搬迁出去。
五是加大乡内就业岗位的开发工作。在现有的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基础上,增加乡内就业岗位的开发;2018年预计增加养路护路67个岗位、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保洁员92个岗位、学校宿管员3个岗位、乡村炊事员增加6个岗位、政府驻地公共服务岗位30个岗位、村保洁员5个岗位、村澡堂管理人员5个岗位、公厕管理人员5个岗位,水务管理人员增加2个岗位,到2018年年底我乡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增设至269个岗位,可为269户贫困户带来增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推荐贫困户到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务工。
六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做好易扶搬迁户的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的衔接工作,确保搬迁贫困群众稳定发展致富;同时将五保户、鳏寡孤独人员请到养老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七是做好教育医疗服务工作。加大“教扶6条”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做好服务工作,真正的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事,确保每一个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都能得到资助,杜绝因学致贫返贫现象发生。加大对“医扶10条”政策和“五重保障”措施的宣传力度,做好各项救助的服务工作,家庭签约医生提高上门服务的频率,真正让每一个需要救助的贫困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