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轮战风采:门村驻村轮战队七月份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暨八月份工作计划
门村“驻村轮战”队今年3月5日进驻花戛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天门村包村领导统一带领下,在开发区工管委的正确指导下,驻村轮战全体队员积极与驻村工作人员、村支两委全体人员、村第一书记一道,全面开展天门村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不妥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天门村位于花戛乡政府所在地,距水城县城148公里,由原都匀、天星、天门小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37.4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原系统统计:全村有1273户,4421人,历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46户1282人,有贫困人口84户245人,贫困发生率为5.53%。通过全面开展“两错一漏”工作后,共确定漏评38户160人(漏人29户56人),错评2户9人,错退19户88人,返贫2户8人,自然增加1户1人,自然减少5户5人,现系统统计:全村共有856户361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84户1442人,现有贫困户139户484人,贫困发生率为11.67%。全村有耕地10765亩(水田4065亩,旱地6700亩),有林地3150亩,森林覆盖率为48%,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年平均气温23℃,境内有花戛天坑、布依吊脚楼、天门梯田、枫叶、古榕树、北盘江自然风光,民风淳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2014年,天门小村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
二、工作开展情况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3月份以来,能积极主动参与、配合、协助包村领导、驻村工作人员、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全体人员,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2018年天门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并按方案抓好各项工作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进驻后,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与乡扶贫站、乡党政办、村支两委进行全面沟通,查阅资料,到贫困户家全面了解,深入调研,结合村的实际,制定了《2018年水城县花戛乡天门村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用《方案》指导扶贫工作。
(二)全面走访贫困户、搞好精准识别、做好政策宣传落实
按《方案》要求,驻村轮战队员会同村、组干部、第一支书,进村入户到各包保点进行走访工作,为了更准确全方位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设计了《驻村轮战队走访贫困户情况记录表》,提高了工作效率。每月最少完成走访贫困户1次,做到心中有数,精准识别。同时,针对已走访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找准一条以上的精准帮扶路径,确保2018年底,139户贫困户、484人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在走访之前,我们以组为单位召开了群众会,向群众讲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县相关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医疗十条”、“教育六条”、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结构调整等助推扶贫攻坚工作措施;讲解“三改三化”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春风行动”等的工作,共参与组织召开群众会31次;
(三)“两错一漏”专项治理相关工作
根据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的实施方案》《水城县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及《花戛乡2018年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结合《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天门村所有驻村工作人员、村支两委、驻村轮战队在包村领导的带领下,分组分片开展了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全面完成856户3612人的入户息采集工作,共识别凝似漏评户254户1096人(其中可以采取补短板脱贫的有182户777人,有72户319人暂不能脱贫)凝似错评户2户10人,凝似错退户37户151人。通过召开群众评议大会、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大会,同时村组干部组成入户核查小组再一次对凝似漏评、错评、错退进行了全面认真核查,并上报乡,乡组织对全乡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审评大会后,确定我村漏评户为38户160人(其中漏人29户56人),错评户为2户9人,错退户为19户88人,全面锁定了天门村贫困对象,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将把它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抓好抓实,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为23户110人,2018年74户360人,七月份,我们对2017年23户110人中,通过做大量工作,已签搬迁协议的19户93人,入住16户76人,抽房率84.55%,搬迁率69%,已签搬迁协议未入住3户中,有2户放弃,有一户要去,但人在外省还没回来,未签搬迁协议的4户主要原因是没有房源(1户2人户、3户5人户),对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在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对搬迁对象拆房复绿工作,待乡方案出台后开展此项工作。
(五)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天门村在县委县政府及开发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驻村轮战队全力配合包村领导,与驻村工作人员,村支两委全体人员,第一书记一道,全面搞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跟踪、督促等工作,通过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多次沟通,全面实施了以下助推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组组通道路硬化项目。全村共规划建设8条12.5公里组组通道路硬化,通过全面协调、服务、跟踪、对接,我们全面完成了店子组1.6公里、湾子组1公里硬化;完成新寨组、平寨组、花戛组路基平整、堡坎砌筑、垫层铺设工作;完成板桥组(通往养鸡场)新增1.5公里,岩脚新增1.2公里施工方招标工作。
2、三家、口平、岩脚、花戛组安全饮水项目。该项目由县水务局组织实施,全长约12.5公里,总投资约22万元,目前完成了水管焊接工作,正在修建三家、口平供水水池。
3、滚塘、平寨、新寨路灯安装项目。该项目由县民宗局投资3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通过多次协调、沟通、服务、督促,全面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4、“三改三化”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天门村的“三改三化”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从3月份开始启动到5月初,经驻村轮战队多次协调施工单位“重庆千牛公司”,完成通寨公路硬化4005.6米,其中,箐口组710.3米、平地组1427.15米、杨家组456.1米、板桥组245.7米、凉水组177.35米、岩洞组989米;完成箐口组串户路硬化821米;完成箐口组庭院硬化1434.03平方米。5月后,由于县住建局方案调整,一直到6月17日,县住建局才确定花戛乡的“三改三化”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调整由贵州建工集团实施,到现在为止,天门村还没有进场施工,多次对接施工方,说方案县住局一直没有确定,没法施工。
5、鸭场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6月初,根据开发区领导安排,由乡党委书记牵头,抓好鸭场组广场及进寨道路石板铺设、公厕及污水管网建设。7月份,共完成广场石板铺设全面工作,面积约750平方米,道路石板铺设850平方米,污水管网铺设400米,完成公厕建设一座,总投资约26万元。
6、天门古村落吊脚楼保护滚塘安置点建设工作。五月份中旬,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张志祥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赵庆强、副县长谢寿阳等领导到天门小村进行了调研,拟定人居环境改造与保护工作方案,驻村轮战队也多次与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组织召开群众会,听取群众意见,并将意见及时反馈给乡,乡根据群众意愿向县级汇报,目前,县委县政府出台方案,由开发区牵头,县城投公司作为业主,在集中位置滚塘组规划建设房屋,置换农户吊脚楼,这样,既解决了贫困户住房保障工作,又为吊脚楼保护腾出空间,同时又为古村落旅游开发,打造“布依活化石”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接了解,7月份,县城投公司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正在上报领导审定。
7、天门村活动室建设项目。六月上旬完成图纸的审定、地堪探测,目前正在开展施工方的邀标竞谈准备工作。
8、危房改造工作。今年,全村共开展危房改造15栋,目前,12栋主体已完成,3栋完成墙体砌筑工作。
9、通讯信号保障工作。已多次与建设服务中心对接,说市铁塔公司已上报省公司,待批复后组织实施,争取能在下月中询启动基站建设工作。
10、天门水库建设工作。该项目在海子村实施,目前进度比较缓慢,多次与施工单位对接,要求多上机械,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争取今年年底能下闸蓄水。
11、户户通工作,在有序开展中。
(六)产业扶贫项目工作
为找准贫困户人人有脱贫路子、户户有增收途径,天门村在县委县政府及开发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全面实施了以下助推精准扶贫产业项目。
1、天门村林下土鸡孵化养殖项目。该项目建设蛋鸡养殖房350平方米,孵化、脱温室150平方米,管理房和储存室108平方米,占地4亩,容纳蛋鸡3000羽,每季孵化鸡苗9600羽,年孵化鸡苗6茬5.8万羽,总投总投资100万,由县扶贫局全额投资,由乡组织实施,目前已基本完工,7月份引进了1300羽鸡蛋苗开始养殖。同时,根据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张书记指示,还将扩大一倍以上孵化和脱温室,达到每年孵化脱温12万羽规模,根据张书记指示,同时得到开发区管委会的安排,再扩建400平方米孵化脱温室,目前,完成了征地和施工队伍的比选工作,正在开展平场和变压器安装工作,争取八月底全面完工交付使用。
2、红米、乌苕种植项目。该项目由亮星公司组织实施。红米种植项目:已全面完成种植面积的小斑图勾画工作,勾画面积304亩;红米加工厂建设,7月完成设计、选址,环评、场平及基础浇筑工作(工厂建在板桥组,占地1.5亩,年可加工红米160万斤以上,总投资约50万元)。红米风光监控系统项目,该项目选址在天门村新寨、大寨、小寨组,投资10万元,建设24个摄像头(球机6个、抢机18个),网线长2公里,覆盖350亩水田,解决一户(5人)贫困户脱贫,已全面完工,目前,正在开展数据调式工作。乌苕项目:种植面积约200亩,正在开展施肥除草管理工作。
3、蜂糖李及软籽石榴种植项目。天门村2016年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在板桥组种植蜂糖李约160亩,在都匀组采取退耕还林方式种植软籽石榴约250亩,蜂糖李及软籽石榴都已挂果,但效果不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分析原因,主要是引进的品种有问题,目前,村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得到上级部门的资金及技术支持,采取高头换种技术,改善品种特性,达到高产创收目的,从而带动一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
4、中锋养殖项目。该项目为水投公司投资85万元,培养中蜂200箱,全部分发给贫困户散养,由于技术跟不上,目前,只剩下112箱,且效益不好,下步将加大对养蜂技术的培训工作。
5、刺梨种植项目。天门村种植刺梨2138亩,其中,2017年1176亩,涉及农户134户394人,全部采取“三变”模式,参与入股分红,由村合作社牵头,目前,正在开展刺梨抚育管护工作,通过召开群众会民主推荐了5名贫困户带领所有入股农户开展抚育和管护工作。
6、店商实体店项目。7月份,店商实体店已全面完成装修并移交,正在对接县供销社,正式入住经营工作,营业后,可带动3户贫困户脱贫。
(七)日常管理工作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在搞好贫困户走访、政策宣传、贫困人口“两错一漏”专项治理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宣传动员;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做好产业扶贫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抓好日常工作管理,带领轮战队全体人员,打好考勤,写好日志,作好工作笔记等。带领团队积极主动工作,加强学习,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存在问题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在花戛乡工作以来,在花戛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天门村包村领导统筹带领下、与驻村工作人员、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全体人员一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离开花戛乡党委政府及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阶段性工作要求还远远不够,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居环境整治欠账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特别是“三改三化”工作到现在还没有实质性推进;二是“两错一漏”资料还不够完善,迎检准备还不够充分,村组干部报侥幸心理大有人在;三是所有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办事总是慢半拍。
四、下步工作打算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坚持在花戛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包村领导统筹带领下、与驻村工作人员、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全体人员一道,一是全力以赴做好“两错一漏”迎检工作;二是全面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的协调、服务、对接、监督工作,特别是人居环境整治和滚塘安置点、天门村林下土鸡孵化养殖和鸭场组人居环境整治及人畜分离项目建设工作;三是做好刺梨的采收服务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宣传动员工作,争取符合政策的应搬尽搬。总之,天门村“驻村轮战”队在接下来的八月份工作中,将严格服从花戛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听从包村领导的指挥,积极配合村支两委以“两错一漏”迎检工作为重点,以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以“三改三化”人居环境整治及滚塘安置点建设为重心,以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基本情况
天门村位于花戛乡政府所在地,距水城县城148公里,由原都匀、天星、天门小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37.4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原系统统计:全村有1273户,4421人,历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46户1282人,有贫困人口84户245人,贫困发生率为5.53%。通过全面开展“两错一漏”工作后,共确定漏评38户160人(漏人29户56人),错评2户9人,错退19户88人,返贫2户8人,自然增加1户1人,自然减少5户5人,现系统统计:全村共有856户361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84户1442人,现有贫困户139户484人,贫困发生率为11.67%。全村有耕地10765亩(水田4065亩,旱地6700亩),有林地3150亩,森林覆盖率为48%,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年平均气温23℃,境内有花戛天坑、布依吊脚楼、天门梯田、枫叶、古榕树、北盘江自然风光,民风淳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2014年,天门小村被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之一。
二、工作开展情况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3月份以来,能积极主动参与、配合、协助包村领导、驻村工作人员、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全体人员,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2018年天门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并按方案抓好各项工作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进驻后,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与乡扶贫站、乡党政办、村支两委进行全面沟通,查阅资料,到贫困户家全面了解,深入调研,结合村的实际,制定了《2018年水城县花戛乡天门村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用《方案》指导扶贫工作。
(二)全面走访贫困户、搞好精准识别、做好政策宣传落实
按《方案》要求,驻村轮战队员会同村、组干部、第一支书,进村入户到各包保点进行走访工作,为了更准确全方位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设计了《驻村轮战队走访贫困户情况记录表》,提高了工作效率。每月最少完成走访贫困户1次,做到心中有数,精准识别。同时,针对已走访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找准一条以上的精准帮扶路径,确保2018年底,139户贫困户、484人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在走访之前,我们以组为单位召开了群众会,向群众讲解党的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县相关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医疗十条”、“教育六条”、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结构调整等助推扶贫攻坚工作措施;讲解“三改三化”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春风行动”等的工作,共参与组织召开群众会31次;
(三)“两错一漏”专项治理相关工作
根据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的实施方案》《水城县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及《花戛乡2018年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结合《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天门村所有驻村工作人员、村支两委、驻村轮战队在包村领导的带领下,分组分片开展了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全面完成856户3612人的入户息采集工作,共识别凝似漏评户254户1096人(其中可以采取补短板脱贫的有182户777人,有72户319人暂不能脱贫)凝似错评户2户10人,凝似错退户37户151人。通过召开群众评议大会、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大会,同时村组干部组成入户核查小组再一次对凝似漏评、错评、错退进行了全面认真核查,并上报乡,乡组织对全乡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治理审评大会后,确定我村漏评户为38户160人(其中漏人29户56人),错评户为2户9人,错退户为19户88人,全面锁定了天门村贫困对象,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有的放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将把它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抓好抓实,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为23户110人,2018年74户360人,七月份,我们对2017年23户110人中,通过做大量工作,已签搬迁协议的19户93人,入住16户76人,抽房率84.55%,搬迁率69%,已签搬迁协议未入住3户中,有2户放弃,有一户要去,但人在外省还没回来,未签搬迁协议的4户主要原因是没有房源(1户2人户、3户5人户),对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在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对搬迁对象拆房复绿工作,待乡方案出台后开展此项工作。
(五)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天门村在县委县政府及开发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驻村轮战队全力配合包村领导,与驻村工作人员,村支两委全体人员,第一书记一道,全面搞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跟踪、督促等工作,通过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多次沟通,全面实施了以下助推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组组通道路硬化项目。全村共规划建设8条12.5公里组组通道路硬化,通过全面协调、服务、跟踪、对接,我们全面完成了店子组1.6公里、湾子组1公里硬化;完成新寨组、平寨组、花戛组路基平整、堡坎砌筑、垫层铺设工作;完成板桥组(通往养鸡场)新增1.5公里,岩脚新增1.2公里施工方招标工作。
2、三家、口平、岩脚、花戛组安全饮水项目。该项目由县水务局组织实施,全长约12.5公里,总投资约22万元,目前完成了水管焊接工作,正在修建三家、口平供水水池。
3、滚塘、平寨、新寨路灯安装项目。该项目由县民宗局投资3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通过多次协调、沟通、服务、督促,全面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4、“三改三化”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天门村的“三改三化”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从3月份开始启动到5月初,经驻村轮战队多次协调施工单位“重庆千牛公司”,完成通寨公路硬化4005.6米,其中,箐口组710.3米、平地组1427.15米、杨家组456.1米、板桥组245.7米、凉水组177.35米、岩洞组989米;完成箐口组串户路硬化821米;完成箐口组庭院硬化1434.03平方米。5月后,由于县住建局方案调整,一直到6月17日,县住建局才确定花戛乡的“三改三化”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调整由贵州建工集团实施,到现在为止,天门村还没有进场施工,多次对接施工方,说方案县住局一直没有确定,没法施工。
5、鸭场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6月初,根据开发区领导安排,由乡党委书记牵头,抓好鸭场组广场及进寨道路石板铺设、公厕及污水管网建设。7月份,共完成广场石板铺设全面工作,面积约750平方米,道路石板铺设850平方米,污水管网铺设400米,完成公厕建设一座,总投资约26万元。
6、天门古村落吊脚楼保护滚塘安置点建设工作。五月份中旬,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张志祥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赵庆强、副县长谢寿阳等领导到天门小村进行了调研,拟定人居环境改造与保护工作方案,驻村轮战队也多次与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组织召开群众会,听取群众意见,并将意见及时反馈给乡,乡根据群众意愿向县级汇报,目前,县委县政府出台方案,由开发区牵头,县城投公司作为业主,在集中位置滚塘组规划建设房屋,置换农户吊脚楼,这样,既解决了贫困户住房保障工作,又为吊脚楼保护腾出空间,同时又为古村落旅游开发,打造“布依活化石”奠定了基础,通过对接了解,7月份,县城投公司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正在上报领导审定。
7、天门村活动室建设项目。六月上旬完成图纸的审定、地堪探测,目前正在开展施工方的邀标竞谈准备工作。
8、危房改造工作。今年,全村共开展危房改造15栋,目前,12栋主体已完成,3栋完成墙体砌筑工作。
9、通讯信号保障工作。已多次与建设服务中心对接,说市铁塔公司已上报省公司,待批复后组织实施,争取能在下月中询启动基站建设工作。
10、天门水库建设工作。该项目在海子村实施,目前进度比较缓慢,多次与施工单位对接,要求多上机械,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争取今年年底能下闸蓄水。
11、户户通工作,在有序开展中。
(六)产业扶贫项目工作
为找准贫困户人人有脱贫路子、户户有增收途径,天门村在县委县政府及开发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全面实施了以下助推精准扶贫产业项目。
1、天门村林下土鸡孵化养殖项目。该项目建设蛋鸡养殖房350平方米,孵化、脱温室150平方米,管理房和储存室108平方米,占地4亩,容纳蛋鸡3000羽,每季孵化鸡苗9600羽,年孵化鸡苗6茬5.8万羽,总投总投资100万,由县扶贫局全额投资,由乡组织实施,目前已基本完工,7月份引进了1300羽鸡蛋苗开始养殖。同时,根据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张书记指示,还将扩大一倍以上孵化和脱温室,达到每年孵化脱温12万羽规模,根据张书记指示,同时得到开发区管委会的安排,再扩建400平方米孵化脱温室,目前,完成了征地和施工队伍的比选工作,正在开展平场和变压器安装工作,争取八月底全面完工交付使用。
2、红米、乌苕种植项目。该项目由亮星公司组织实施。红米种植项目:已全面完成种植面积的小斑图勾画工作,勾画面积304亩;红米加工厂建设,7月完成设计、选址,环评、场平及基础浇筑工作(工厂建在板桥组,占地1.5亩,年可加工红米160万斤以上,总投资约50万元)。红米风光监控系统项目,该项目选址在天门村新寨、大寨、小寨组,投资10万元,建设24个摄像头(球机6个、抢机18个),网线长2公里,覆盖350亩水田,解决一户(5人)贫困户脱贫,已全面完工,目前,正在开展数据调式工作。乌苕项目:种植面积约200亩,正在开展施肥除草管理工作。
3、蜂糖李及软籽石榴种植项目。天门村2016年采取土地流转方式在板桥组种植蜂糖李约160亩,在都匀组采取退耕还林方式种植软籽石榴约250亩,蜂糖李及软籽石榴都已挂果,但效果不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分析原因,主要是引进的品种有问题,目前,村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得到上级部门的资金及技术支持,采取高头换种技术,改善品种特性,达到高产创收目的,从而带动一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
4、中锋养殖项目。该项目为水投公司投资85万元,培养中蜂200箱,全部分发给贫困户散养,由于技术跟不上,目前,只剩下112箱,且效益不好,下步将加大对养蜂技术的培训工作。
5、刺梨种植项目。天门村种植刺梨2138亩,其中,2017年1176亩,涉及农户134户394人,全部采取“三变”模式,参与入股分红,由村合作社牵头,目前,正在开展刺梨抚育管护工作,通过召开群众会民主推荐了5名贫困户带领所有入股农户开展抚育和管护工作。
6、店商实体店项目。7月份,店商实体店已全面完成装修并移交,正在对接县供销社,正式入住经营工作,营业后,可带动3户贫困户脱贫。
(七)日常管理工作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在搞好贫困户走访、政策宣传、贫困人口“两错一漏”专项治理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宣传动员;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做好产业扶贫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抓好日常工作管理,带领轮战队全体人员,打好考勤,写好日志,作好工作笔记等。带领团队积极主动工作,加强学习,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存在问题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在花戛乡工作以来,在花戛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天门村包村领导统筹带领下、与驻村工作人员、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全体人员一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离开花戛乡党委政府及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阶段性工作要求还远远不够,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居环境整治欠账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特别是“三改三化”工作到现在还没有实质性推进;二是“两错一漏”资料还不够完善,迎检准备还不够充分,村组干部报侥幸心理大有人在;三是所有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办事总是慢半拍。
四、下步工作打算
天门村驻村轮战队坚持在花戛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包村领导统筹带领下、与驻村工作人员、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全体人员一道,一是全力以赴做好“两错一漏”迎检工作;二是全面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的协调、服务、对接、监督工作,特别是人居环境整治和滚塘安置点、天门村林下土鸡孵化养殖和鸭场组人居环境整治及人畜分离项目建设工作;三是做好刺梨的采收服务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宣传动员工作,争取符合政策的应搬尽搬。总之,天门村“驻村轮战”队在接下来的八月份工作中,将严格服从花戛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听从包村领导的指挥,积极配合村支两委以“两错一漏”迎检工作为重点,以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以“三改三化”人居环境整治及滚塘安置点建设为重心,以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