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轮战风采——王昭希:个人轮战报告
自4月2日进驻花戛乡吴王村乡以来,本人严格按照县委和开发区党工委的要求、《水城县2018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操作细则》及《水城经济开发区干部驻村轮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把乡情村情民情调查作为到岗后的第一项工作,积极配合吴王村村支两委做好数据的摸底工作,以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方针、精准走访贫困户为抓手,以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动员易扶搬迁和人居环境整治为核心,全面开展脱贫攻坚轮战工作。
现将一个月来的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摸清吴王村基本情况
吴王村位于花戛乡东北部,辖20个村民小组。由原者卡、底母、吴王、新发四个小村合并而成,国土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者卡村13平方公里、底母村10平方公里、吴王村12平方公里、新发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50亩,林地面积11298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507亩,目前合计总人口1545户5892人(者卡村449户1366人、底母村297户1378人、吴王村397户1657人、新发402户149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92户1109人,贫困发生率18.82%。其中:已脱贫(享受政策)151户625人;未脱贫292户1109人;易地搬迁扶贫户168户726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走访贫困户,核实精准扶贫情况。吴王村驻村轮战队实行分片包组制,我和李钊主要负责吴王片区6个小组(分别为鸡场、黄泥、坡脚、新忠、新村、瓦房),贫困户66户258人,贫困发生率为15.57%。在工作开展期间我们通过开展实地入户调查,与村支两委人员一起深入贫困户家庭,详细了解了贫困户家庭年收入情况、居住条件、生活困难等等,进一步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情况,为更好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牢基础。截止4月30日,第二次走访任务已全部完成。
(二)了解产业结构,摸清产业规划发展情况。全村现有产业刺梨6800亩,红米种植126亩,蔬菜种植87亩,产业基本实现全覆盖,计划种植乌苕500亩。截止到目前底母蔬菜基地种植的四季豆长势良好,已攀藤结果,第二批辣椒苗育苗成功,第二批西瓜苗大部分育苗成功,者卡刺梨基地的刺梨已大部分挂果。
(三)积极督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时跟进建设进度。截止4月30日吴王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目前正在实施的组组通道路为36.6公里,进寨道路4.8公里,现均已进场施工。串户路31.7公里,现部分农户已平场待千牛公司进场施工。吴王村农网改造工程现供电局已实地探勘完毕,目前正在规划设计,全村20个组通讯已覆盖。2018年新增危房受胁 14户,现已统计上报。
(四)摸清易地扶贫搬迁户情况,协调动员加快易扶搬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水土资源条件、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结合搬迁群众自身条件和生活习惯,因地制宜选择确定安置方式和安置点。尽可能引导和动员群众到有就业条件的水城经济开发区或其他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
(五)统筹汇总5个村驻村轮战工作队工作情况。收集整理吴王村、天门村、花水村、磋播村、海子村各村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汇总后统一报经开区组宣部和监察室。
(六)积极参与集中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截止到目前共参加花戛乡党委政府组织的集中学习两次,主要学习了:“塘约经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业务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同时,与轮战队员在工作之余学习了《水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水城县2018年决战脱贫攻坚工作操作细则(试行)》,《水城县脱贫攻坚“驻村轮战”工作方案》,《“3856”战略知识要点》等知识要点以及省、市、县有关领导讲话精神。为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理论和业务指导,提升了自身工作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扶贫知识相对缺乏。由于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群众进行宣传讲解时,由于对扶贫的相关知识相对匮乏,不能很好的吃透文件精神,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打开。
(二)与群众沟通存在障碍,与村支两委工作对接不及时。由于吴王村是一个以苗族、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民族文化差异大,在走访贫困户时发现语言交流不畅的情况,语言沟通上存在一定障碍。其次,在与村支两委对接工作存在问题,在工作数据上存在出入,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三)贫困户缺乏新思维,思想僵硬,改造难。吴王村贫困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甚至存在文盲的情况。“等、靠、要”思想严重制约着贫困户激发内生动力,不愿“挪穷窝”思想严重制约着贫困户的搬迁动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学习扶贫知识的力度,为宣传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于缺乏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对相关的扶贫知识不能吃透,准确领会,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工作方法和语言不够接地气。所以我将在工作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各种脱贫攻坚政策、文件和各种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力争做到以群众简单易懂的语言宣传政策,做到能精准宣传,精准对接,让群众在第一时间理解吃透最新文件精神。
(二)加大宣传方针政策的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继续宣传国家惠民政策,让政策深入人心,不定期召开院坝会、群众会,深入推进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及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村入户,传递党的好声音,宣传县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危房改造、易扶搬迁、就业培训、开发区就业政策等脱贫攻坚政策。其次向群众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常识,加大巡查力度,从而提高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大对贫困村困难群众和易地扶贫家庭的走访力度。在前期走访贫困户和易地扶贫家庭的基础上,再次创新思路、再次做到更细致、更精准、更实效,及时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及时地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实实在在将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信息了然于胸,对于走访中了解到的特困户,努力拿出行之有效的扶贫方案,切实让特困户脱真贫、真脱贫。
(四)推动各项产业项目实施,为农民增收益。积极协助吴王村谋划项目,助推吴王村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因户施策。引导农户发展养猪、养鸡、养蜂以及小黄姜、蔬菜、乌苕等短平快产业,持续加大蔬菜基地、者卡刺梨基地监管力度,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多个产业实现“立体式”、“叠加式”的覆盖,实现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现将一个月来的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摸清吴王村基本情况
吴王村位于花戛乡东北部,辖20个村民小组。由原者卡、底母、吴王、新发四个小村合并而成,国土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者卡村13平方公里、底母村10平方公里、吴王村12平方公里、新发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50亩,林地面积11298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507亩,目前合计总人口1545户5892人(者卡村449户1366人、底母村297户1378人、吴王村397户1657人、新发402户149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92户1109人,贫困发生率18.82%。其中:已脱贫(享受政策)151户625人;未脱贫292户1109人;易地搬迁扶贫户168户726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走访贫困户,核实精准扶贫情况。吴王村驻村轮战队实行分片包组制,我和李钊主要负责吴王片区6个小组(分别为鸡场、黄泥、坡脚、新忠、新村、瓦房),贫困户66户258人,贫困发生率为15.57%。在工作开展期间我们通过开展实地入户调查,与村支两委人员一起深入贫困户家庭,详细了解了贫困户家庭年收入情况、居住条件、生活困难等等,进一步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情况,为更好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牢基础。截止4月30日,第二次走访任务已全部完成。
(二)了解产业结构,摸清产业规划发展情况。全村现有产业刺梨6800亩,红米种植126亩,蔬菜种植87亩,产业基本实现全覆盖,计划种植乌苕500亩。截止到目前底母蔬菜基地种植的四季豆长势良好,已攀藤结果,第二批辣椒苗育苗成功,第二批西瓜苗大部分育苗成功,者卡刺梨基地的刺梨已大部分挂果。
(三)积极督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时跟进建设进度。截止4月30日吴王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目前正在实施的组组通道路为36.6公里,进寨道路4.8公里,现均已进场施工。串户路31.7公里,现部分农户已平场待千牛公司进场施工。吴王村农网改造工程现供电局已实地探勘完毕,目前正在规划设计,全村20个组通讯已覆盖。2018年新增危房受胁 14户,现已统计上报。
(四)摸清易地扶贫搬迁户情况,协调动员加快易扶搬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水土资源条件、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结合搬迁群众自身条件和生活习惯,因地制宜选择确定安置方式和安置点。尽可能引导和动员群众到有就业条件的水城经济开发区或其他搬迁安置点集中安置。
(五)统筹汇总5个村驻村轮战工作队工作情况。收集整理吴王村、天门村、花水村、磋播村、海子村各村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汇总后统一报经开区组宣部和监察室。
(六)积极参与集中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截止到目前共参加花戛乡党委政府组织的集中学习两次,主要学习了:“塘约经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业务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同时,与轮战队员在工作之余学习了《水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水城县2018年决战脱贫攻坚工作操作细则(试行)》,《水城县脱贫攻坚“驻村轮战”工作方案》,《“3856”战略知识要点》等知识要点以及省、市、县有关领导讲话精神。为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理论和业务指导,提升了自身工作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扶贫知识相对缺乏。由于缺少基层工作经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群众进行宣传讲解时,由于对扶贫的相关知识相对匮乏,不能很好的吃透文件精神,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打开。
(二)与群众沟通存在障碍,与村支两委工作对接不及时。由于吴王村是一个以苗族、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民族文化差异大,在走访贫困户时发现语言交流不畅的情况,语言沟通上存在一定障碍。其次,在与村支两委对接工作存在问题,在工作数据上存在出入,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三)贫困户缺乏新思维,思想僵硬,改造难。吴王村贫困户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甚至存在文盲的情况。“等、靠、要”思想严重制约着贫困户激发内生动力,不愿“挪穷窝”思想严重制约着贫困户的搬迁动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学习扶贫知识的力度,为宣传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于缺乏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对相关的扶贫知识不能吃透,准确领会,所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工作方法和语言不够接地气。所以我将在工作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各种脱贫攻坚政策、文件和各种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力争做到以群众简单易懂的语言宣传政策,做到能精准宣传,精准对接,让群众在第一时间理解吃透最新文件精神。
(二)加大宣传方针政策的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继续宣传国家惠民政策,让政策深入人心,不定期召开院坝会、群众会,深入推进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及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村入户,传递党的好声音,宣传县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危房改造、易扶搬迁、就业培训、开发区就业政策等脱贫攻坚政策。其次向群众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常识,加大巡查力度,从而提高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大对贫困村困难群众和易地扶贫家庭的走访力度。在前期走访贫困户和易地扶贫家庭的基础上,再次创新思路、再次做到更细致、更精准、更实效,及时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及时地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实实在在将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信息了然于胸,对于走访中了解到的特困户,努力拿出行之有效的扶贫方案,切实让特困户脱真贫、真脱贫。
(四)推动各项产业项目实施,为农民增收益。积极协助吴王村谋划项目,助推吴王村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因户施策。引导农户发展养猪、养鸡、养蜂以及小黄姜、蔬菜、乌苕等短平快产业,持续加大蔬菜基地、者卡刺梨基地监管力度,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多个产业实现“立体式”、“叠加式”的覆盖,实现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