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轮战风采——陈忠达:花戛乡搓抪村脱贫攻坚轮战队4月份工作总结
自3月5日进驻搓抪村以来,扶贫攻坚轮战工作已开展有两个月。在乡党委、村支两委、轮战队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本人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在各包村单位和扶贫联系单位的大力帮助下,摆正自身位置,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原则,在“精准”上下功夫,着力协助村支两委在精准贫困户的识别、贫困户帮扶、扶贫项目实施跟踪、积极争取资金等方面务实工作,为助力磋抪村脱贫攻坚工作向前推进取到了积极性的作用。现将3、4月份的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准识别贫困户。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工作中,完成第二轮走访,核实贫困户的精准信息。经过村支两委和驻村轮战工作队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经贫困户提出申请,初步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协同村支两委班子和驻村轮战工作人员按照“一会三评三公示”的办法,先以小组为单位召开院坝会,再以村为单位召开村组干部会议评议张榜公示,在此基础上,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复议,以张榜公示、群众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审查,最后确立建档立卡户户人。在村民代表、党员、干部集中评审会上,剔出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后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通过三轮的调查、评议做到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立贫困户一户一档档案上报乡扶贫办保存。
(二)认真落实帮扶活动。协同村支两委和轮战队员和扶贫联系单位干部职工,使每位帮扶干部和自己的联系户促膝谈心,嘘寒问暖,交流勤劳致富的思维方式,认真填写回访表,了解联系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工作、家庭收入等情况,仔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自立自强,树立信心,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三)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是假脱贫,要想真脱贫,就要抓产业结构调整,拔“穷根”。村支两委和驻村轮战队员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造血式脱贫攻坚工作来抓。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走上强农致富之路。
1.积极参与配合村支两委落实磋抪村刺梨种植面积的勾图工作,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磋播村6000亩刺梨种植面积的勾图。
2.在轮战组长的领导下,与相关帮扶单位对接商讨食用菌大棚的筹建,预计在磋抪村建立200个食用菌大棚,每个占地240㎡,项目一旦落实,可带动大约100户贫困户400人实现产业创收、解决就地就业的问题。
3.在轮战组长的领导下,与相关帮扶单位及企业对接,谋划樱桃(玛瑙红)产业,预计在磋抪村选址种植200亩优良品种樱桃(玛瑙红),该项目落实之后,和刺梨产业相辅相成,形成规模,可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解决流转土地的农民实现产业增收、并有效解决一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四)产业在精而不在多。只有把落地的产业做实做好,才能有效地推动贫困群众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在时下政策扶贫的大格局下,轮战队将积极配合村支两委的领导,把落地的产业做好做强,谋划的争取尽快落地生根。
(五)动员宣传贫困群众到水城经济开发区务工,以就业促脱贫带动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就业促脱贫方面,轮战队一直以来都是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重要议题来论。本人和轮战队成员充分利用下组走访、开群众会、赶集等时间,向老百姓大力宣传动员,认真分析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发展优势。细心、耐心讲解“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勤劳务实创业就业,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的相关理念。经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动员,已先后两次组织派车接送大田组、群义组、卡拉组等小组共20名群众到经济开发区务工。
(六)继续深入走访,和贫困群众共商脱贫良策。认真开展走访活动,通过走村串寨,与群众交心谈心,全面了解各村民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情况,具体包括水、电、路、讯、房、寨,资源优势,产业布局及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低保户、搬迁户、在校生就读户等情况,梳理出各村组面上的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三个精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每户贫困户的脱贫措施和攻坚计划,完善贫困户“一户一策”、“因户施策”脱贫攻坚档案,确保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推进速度迟缓,工程质量不达标。由县级层面牵头的项目推进速度较慢,如县交通局牵头实施的组组通道路施工进度缓慢,看不到明显成效,尤其是重庆千牛公司负责实施的整村推进工程,如青杆组的入户路,路基不够坚固,只铺了薄薄一层公分石后便开始进行硬化,质量问题堪忧。经群众反应路基问题之后,千牛公司便就此停工,很长时间未再看到实质性进展。
(二)目标责任落实弱。乡党委政府在具体工作安排部署中存在目标不清、责任不明、力度不够及统筹协调力度较弱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乡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导致轮战队在具体工作中缺乏指向性目标,日常工作开展主要以与村支两委对接协调为主,自主开展工作多,落实乡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少。
(三)异扶搬迁动员难。磋播村轮战队自驻村以来,始终把做好易扶搬迁工作作为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与村支两委积极做好贫困户易扶搬迁动员工作,但就目前掌握信息来看,绝大部分贫困户因害怕到城里没有生存能力、家乡风俗拖累、嫌搬迁地工资低、家里老人不愿去等多种原因拒绝搬迁,动员工作难度大,成效不明显。
(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极为严重。作为一个深度贫困村,多年的重点帮扶,贫困群众已经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入脑入心”,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听得最多的是他们如何贫困,收入怎样少,或者家里有多少病人,都在极力展示他们的贫困。更有甚者,有的贫困群众竟然质问扶贫工作人员什么时候才给他们庭院硬化,修路,修房等,给人的感觉就是贫困就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与他们自身毫无半点关系。如果扶不起志,就很难让贫困群众真正从贫困的深渊里自拔出来。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引导他们依托本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根据“长、短期结合,大、小项目结合”的思路,配合村支两委跟踪督促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项目,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助磋抪村巩固发展好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形成“一村一业”或“一组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帮助磋抪村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二)进一步抓好智力扶贫工作。继续教育和引导贫困人口转变思想观念,从被动脱贫转到“不甘贫困、我要脱贫”上来,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确保有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培训转移就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种养、致富的本领。
(三)进一步加强危房改造、整村推进、饮水安全、村道硬底化、农林水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磋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彻底解决贫困村安全饮水、生产用水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继续加强村道硬底化建设,全面解决行路难问题。进一步加快农林水综合治理建设,完善灌排,促进旱涝保收。
(四)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村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抓好村庄整治工作,逐步实现“三化三清,“三化”即洁化、绿化、亮化,“三清”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广新农保、提高新农合作医疗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准识别贫困户。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工作中,完成第二轮走访,核实贫困户的精准信息。经过村支两委和驻村轮战工作队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经贫困户提出申请,初步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协同村支两委班子和驻村轮战工作人员按照“一会三评三公示”的办法,先以小组为单位召开院坝会,再以村为单位召开村组干部会议评议张榜公示,在此基础上,召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会议复议,以张榜公示、群众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审查,最后确立建档立卡户户人。在村民代表、党员、干部集中评审会上,剔出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后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通过三轮的调查、评议做到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立贫困户一户一档档案上报乡扶贫办保存。
(二)认真落实帮扶活动。协同村支两委和轮战队员和扶贫联系单位干部职工,使每位帮扶干部和自己的联系户促膝谈心,嘘寒问暖,交流勤劳致富的思维方式,认真填写回访表,了解联系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工作、家庭收入等情况,仔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自立自强,树立信心,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三)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是假脱贫,要想真脱贫,就要抓产业结构调整,拔“穷根”。村支两委和驻村轮战队员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造血式脱贫攻坚工作来抓。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走上强农致富之路。
1.积极参与配合村支两委落实磋抪村刺梨种植面积的勾图工作,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磋播村6000亩刺梨种植面积的勾图。
2.在轮战组长的领导下,与相关帮扶单位对接商讨食用菌大棚的筹建,预计在磋抪村建立200个食用菌大棚,每个占地240㎡,项目一旦落实,可带动大约100户贫困户400人实现产业创收、解决就地就业的问题。
3.在轮战组长的领导下,与相关帮扶单位及企业对接,谋划樱桃(玛瑙红)产业,预计在磋抪村选址种植200亩优良品种樱桃(玛瑙红),该项目落实之后,和刺梨产业相辅相成,形成规模,可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解决流转土地的农民实现产业增收、并有效解决一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四)产业在精而不在多。只有把落地的产业做实做好,才能有效地推动贫困群众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在时下政策扶贫的大格局下,轮战队将积极配合村支两委的领导,把落地的产业做好做强,谋划的争取尽快落地生根。
(五)动员宣传贫困群众到水城经济开发区务工,以就业促脱贫带动贫困群众早日脱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就业促脱贫方面,轮战队一直以来都是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重要议题来论。本人和轮战队成员充分利用下组走访、开群众会、赶集等时间,向老百姓大力宣传动员,认真分析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发展优势。细心、耐心讲解“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勤劳务实创业就业,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的相关理念。经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动员,已先后两次组织派车接送大田组、群义组、卡拉组等小组共20名群众到经济开发区务工。
(六)继续深入走访,和贫困群众共商脱贫良策。认真开展走访活动,通过走村串寨,与群众交心谈心,全面了解各村民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情况,具体包括水、电、路、讯、房、寨,资源优势,产业布局及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低保户、搬迁户、在校生就读户等情况,梳理出各村组面上的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三个精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每户贫困户的脱贫措施和攻坚计划,完善贫困户“一户一策”、“因户施策”脱贫攻坚档案,确保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推进速度迟缓,工程质量不达标。由县级层面牵头的项目推进速度较慢,如县交通局牵头实施的组组通道路施工进度缓慢,看不到明显成效,尤其是重庆千牛公司负责实施的整村推进工程,如青杆组的入户路,路基不够坚固,只铺了薄薄一层公分石后便开始进行硬化,质量问题堪忧。经群众反应路基问题之后,千牛公司便就此停工,很长时间未再看到实质性进展。
(二)目标责任落实弱。乡党委政府在具体工作安排部署中存在目标不清、责任不明、力度不够及统筹协调力度较弱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乡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导致轮战队在具体工作中缺乏指向性目标,日常工作开展主要以与村支两委对接协调为主,自主开展工作多,落实乡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少。
(三)异扶搬迁动员难。磋播村轮战队自驻村以来,始终把做好易扶搬迁工作作为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与村支两委积极做好贫困户易扶搬迁动员工作,但就目前掌握信息来看,绝大部分贫困户因害怕到城里没有生存能力、家乡风俗拖累、嫌搬迁地工资低、家里老人不愿去等多种原因拒绝搬迁,动员工作难度大,成效不明显。
(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极为严重。作为一个深度贫困村,多年的重点帮扶,贫困群众已经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入脑入心”,走访贫困户的过程中,听得最多的是他们如何贫困,收入怎样少,或者家里有多少病人,都在极力展示他们的贫困。更有甚者,有的贫困群众竟然质问扶贫工作人员什么时候才给他们庭院硬化,修路,修房等,给人的感觉就是贫困就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与他们自身毫无半点关系。如果扶不起志,就很难让贫困群众真正从贫困的深渊里自拔出来。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引导他们依托本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根据“长、短期结合,大、小项目结合”的思路,配合村支两委跟踪督促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项目,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助磋抪村巩固发展好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形成“一村一业”或“一组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帮助磋抪村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二)进一步抓好智力扶贫工作。继续教育和引导贫困人口转变思想观念,从被动脱贫转到“不甘贫困、我要脱贫”上来,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创业培训,确保有意愿的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培训转移就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种养、致富的本领。
(三)进一步加强危房改造、整村推进、饮水安全、村道硬底化、农林水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磋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彻底解决贫困村安全饮水、生产用水问题。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继续加强村道硬底化建设,全面解决行路难问题。进一步加快农林水综合治理建设,完善灌排,促进旱涝保收。
(四)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村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普及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抓好村庄整治工作,逐步实现“三化三清,“三化”即洁化、绿化、亮化,“三清”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广新农保、提高新农合作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