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之玄武岩研讨会】“顽石”变“富矿”:贵州六盘水耕耘玄武岩产业助推绿色发展
9月9日,记者在贵州玄武岩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目前,贵州六盘水已建成玄武岩纤维生产线3条、72台拉丝炉,实现年产能1.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六盘水市将加大开发力度,不断丰富下游产品,打造全国领先的玄武岩新材料示范基地。

贵州玄武岩产业发展研讨会由第八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8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主办,以“点石成金·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众多院士、专家、企业家,共议玄武岩材料产业发展大计。
与会专家认为,发展玄武岩新材料产业需加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解决产业原材料的均质性和标准化问题,制作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广泛应用的产品,建立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友好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型的企业关系,实现广泛有效的产业联盟。
玄武岩纤维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独性能特、用途广泛、性价比高等优势,生产过程无污染、无毒害。据悉,在高速公路、市政道路中添加玄武岩产品后,使用寿命提高可50%以上;在地铁隧道、城市管廊添加玄武岩产品后,可有效解决防渗问题。玄武岩纤维材料可在军事、国防、航天、航空、海洋、极地、建筑、交通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材料,具有广泛的市场需和发展前景。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玄武岩矿产资源,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专项的支持下,以六盘水市为试点,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积极从事玄武岩纤维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生产,势头良好。
六盘水市玄武岩已探明储量约380亿吨。今年7月,在盘州市还发现了全国最大的玄武岩原生金矿,共圈定12个金矿体。六盘水玄武岩储量大、易开采,为开发利用玄武岩奠定了厚实基础。目前,六盘水市已建成玄武岩纤维生产线3条、72台拉丝炉,实现年产能1.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
未来,六盘水将以企业集聚和产业集聚为突破,以实用产品开发为支撑,搭建产学研平台,开展玄武岩纤维的实验研究,改进和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加速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市场推广运用为根本,积极推进玄武岩产品在交通、能源、国防、环保、航空、军事等领域的运用,打造全国领先的玄武岩新材料示范基地。

贵州玄武岩产业发展研讨会由第八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8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主办,以“点石成金·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众多院士、专家、企业家,共议玄武岩材料产业发展大计。
与会专家认为,发展玄武岩新材料产业需加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解决产业原材料的均质性和标准化问题,制作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广泛应用的产品,建立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友好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型的企业关系,实现广泛有效的产业联盟。
玄武岩纤维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独性能特、用途广泛、性价比高等优势,生产过程无污染、无毒害。据悉,在高速公路、市政道路中添加玄武岩产品后,使用寿命提高可50%以上;在地铁隧道、城市管廊添加玄武岩产品后,可有效解决防渗问题。玄武岩纤维材料可在军事、国防、航天、航空、海洋、极地、建筑、交通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材料,具有广泛的市场需和发展前景。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玄武岩矿产资源,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专项的支持下,以六盘水市为试点,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积极从事玄武岩纤维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生产,势头良好。
六盘水市玄武岩已探明储量约380亿吨。今年7月,在盘州市还发现了全国最大的玄武岩原生金矿,共圈定12个金矿体。六盘水玄武岩储量大、易开采,为开发利用玄武岩奠定了厚实基础。目前,六盘水市已建成玄武岩纤维生产线3条、72台拉丝炉,实现年产能1.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
未来,六盘水将以企业集聚和产业集聚为突破,以实用产品开发为支撑,搭建产学研平台,开展玄武岩纤维的实验研究,改进和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加速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市场推广运用为根本,积极推进玄武岩产品在交通、能源、国防、环保、航空、军事等领域的运用,打造全国领先的玄武岩新材料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