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建在链上 资源聚在链上|这条五金产业链从无到有
“没想到,一场对接会,就谈成了一个融资项目!”
6月24日,走进六盘水市坤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金机械”),刚见面,该公司董事长陈金便对记者“津津乐道”。
坤金机械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产品。
原来,2023年9月,阔别家乡22年后,陈金带领7名老乡整合各自生产线,“抱团”回乡创业,计划在水城经开区打造一条覆盖冷打、锻造、机加工的五金产业链。
彼时,由于流动资金投在浙江,在水城暂无高价值抵押物,陈金的回乡创业梦一度面临“破产”。好在水城经开区产业链党委及时组织召开了“政金企”对接会,一笔300万元的融资很快就打到企业账户。
“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贵州银行水城分行定制推出了‘贵银金巢贷’,对我们采取异地固定资产授信,才让我们顺利投产。”陈金告诉记者。
坤金机械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产品。
在“金巢贷”的助力下,2023年10月,坤金机械顺利投产。2024年,企业营收1500余万元,公司主营的五金配件走俏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显扭力扳手还卖到了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区。
今年6月,乘着第二笔“金巢贷”的东风,坤金机械完成产线升级改造,产能至少提升一倍,同时,外贸业务也按下加速键。
助企强链,正是党建联建引领发展的题中之义。
坤金机械党员活动室一角。
在坤金机械的厂区里,处处可见党建赋能的痕迹。在党建走廊里,百年党史、五金产业发展史特色鲜明,书架上红色书籍琳琅满目……坤金机械把党建工作融入发展全过程。
今年4月,一个重要的“红色阵地”在坤金机械落成——水城经开区五金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这个建在非公企业里的驿站,不仅让党员群众身有去处、心有归处,更搭建起公司党支部和员工之间的“连心桥”。
坤金机械党员走廊一角。
“‘红色驿站’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有利于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陈金告诉记者。
依托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水城经开区积极搭建政企无障碍沟通交流平台,引导80余家企业成立应急产业协会,做实做细市场前置、中期、后续“三个维度”服务工作,成功吸引贵州诚晟机械有限公司、贵州镐玥机床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五金交化企业入驻园区,为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五金研发、生产、加工、制造、销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链有了党组织,为企业搭建了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链上企业常态化走访,可以动态掌握最新供需关系,实现上中下游企业之间资源要素的有机整合,使得供需对接更加精准,也更容易产生集聚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水城经开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城经开区五金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在坤金机械落成。
目前,水城经开区党工委从技术攻坚到人才输送,从融资纾困到市场开拓,已服务了产业链上的130多家企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建就是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接下来,水城经开区党工委将继续按照产业发展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的思路,推动组织堡垒建在“链”上、协同发展融在“链”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有力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向上攀升的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