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石:用高质量发展奏响水城区闯新路的最强音

2022-06-08 11:01:51来源:未知点击:0
         6月6日,水城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在区委党校一楼报告厅开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陈石在作专题辅导时强调,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放眼全局谋一域、做强一域为全局,不再以“人海战术”降成本、不依靠“广种薄收”求生活、不能用“祖产祖业”换投资,用高质量发展奏响水城区闯新路的最强音。

                                                         

          水城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何思鸣 摄

         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庆强主持报告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如宪,区政协主席王崇立,区委副书记、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袁光举,区委副书记李海,区委常委杜薇、刘兴华、周潮、宋邦启、陈正斌、王军良及其他副县级领导干部聆听报告。
         陈石在作专题辅导时,结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对水城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深入思考,以《用高质量发展奏响水城区闯新路的最强音》为题,从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抓高质量发展、怎样抓高质量发展、抓高质量发展要注意什么问题四个方面深刻阐释了高质量发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问题,为全区各级各部门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路径。
 
                                                         
                                                                                              陈石作专题辅导。何思鸣 摄


         陈石指出,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原文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两字之差,彰显了党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大环境下,驾驭市场经济的考量更深刻、判断更精准、眼光更长远、格局更广大。从内涵定位看,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高质量的经济循环。从历史沿革看,我们党在执政兴国的过程中,从来都没有放弃对质量的追求,差别就在于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关注的内涵重心不同、执行的过程效果不同。从要素供给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要素的配合,而不是狭隘的“自我循环”。就水城区现阶段特征来看,高质量发展最显迫切、最有必要、最是务实。
         陈石强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永远“高歌猛进”,因为高速增长的经济必然会留下一堆资源要素、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矛盾问题,并逐步演化为阻碍继续发展的包袱,需要静下心来解决一些问题,“整理行装再出发”。高质量发展理念,是党中央在充分研判世情、把握国情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擘画。国际形势、潜在风险、承载能力在“逼”我们,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思考清楚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这个问题。
         陈石强调,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但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支撑条件、人文取向不同,注定发展的“风格”定然不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队伍,要多维度研判干部“阅历经历资历、实绩显绩潜绩、私德公德政德”,建立全方位、经常性、近距离的考核机制,在“四新”“四化”一线发现干部、配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上高质量的项目,要注重改善投资结构,提高产业投资比重,逐步扭转靠财政投资拉动发展的局面,更多依靠民间投资、社会投资、企业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抉择,要结合水城实际、体现水城特色、干出水城质量,一产锚定“凉都三宝”抓提质增效,二产聚焦立足煤、发展电、壮大铝、延伸材,选择特色优势资源精深加工业作为引领水城区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
         陈石强调,高质量发展,“高”在系统思维,贵在长期坚持。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高质量发展”都是一条管方向、管长远、管全局的要求。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握好“体量和质量”“长远和当下”“国本和民本”的关系,对一些可以预见到的风险或者误区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并加以规避,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聆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