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特别报道丨六盘水:深化助企纾困措施 助力市场主体发展
日前,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和政策落实,精准纾困市场经营主体,注重精准、可持续,推进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激励工业倍增,做强工业企业。为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提升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月20日,市委、市政府举行2021年度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表扬激励大会,对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0户工业企业给予表扬,兑现2021年度工业倍增行动激励资金3025万元,惠及工业企业183户,激励工业企业推进生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同时用好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政策利好,认真谋划储备项目,争取财政补助资金、基金和专项债券资金支持。
聚能推进稳产增产,助力农业现代化。筹措财政资金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台政策从人才激励、资金使用等方面完善制度支撑。建立争取省“四化”及绿色生态环保基金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基金谋划和申报工作,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持续加大保险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创新开展金融支持春耕备耕方式,结合发展实际积极推进省农担公司“新农直通车”产品发展,继续发挥担保公司与龙头企业风险分担和风险共管的功能,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反担保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聚财畅通供应服务,做实商贸企业。积极推动电商供应链云仓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提升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功能,促进电子商务集聚发展。截至目前,已获得省级电商供应链云仓服务体系建设资金90万元、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140万元。重新修订《六盘水市市场监测体系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内贸流通企业给予补助,不断提升加强市场监测,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和市场调控能力。
聚力升级提质增效,做大中小企业。全面统筹市级预算资金安排,认真执行节能环保、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取消招标文件费用,市场主体每年从中受益3000万元以上。强化担保业务开展,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争取融资担保支持。截至4月底,为企业办理续贷、展期金额18313万元、惠及企业26户;为小微企业及“三农”减免担保费69.67万元,惠及企业70户。
聚焦推动创新创造,做优小微企业。利用中央全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政策利好,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留抵退税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同时,强化对各地政策业务指导,确保留抵退税政策按既定时限惠及有关市场主体。加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农民工创业平台、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建设补助支持力度,按规定兑现创业扶持补贴,扩大就业吸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