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 水城经开区:铝产业“铝”上档次

2021-11-05 15:18:44来源:未知点击:0

鑫泰源公司建成贵州第一条智能电饭煲生产线;安润吉新材料公司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铝漆包线生产线;贵州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国内第一条高标准铝行李箱生产线……这些成为贵州“首个”或者“第一”的铝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水城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近年来,水城经济开发区的铝及铝加工企业在中高端铝产品研发上持续发力,以新产品、新形态提升铝产业附加值,不断刷新全市、全省历史,让经开区的铝产业“铝”上档次,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进黔双圆智能炊具生产车间,冲压拉升、喷涂、组装等三大生产区域正有序生产。作为全省第一条智能炊具生产线,该项目去年10月开始建设,今年5月底正式投产,项目依托经开区良好的铝及铝加工产业基础,以园区内中游企业生产的铝板为原材料,就地转化为铝制终端产品。

 

“水城区的铝产业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不高,交通便利,这些都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许多天然优势。”黔双圆智能炊具车间行政工作人员曹咏思说。

 

去年12月,该企业申请注册商标“黔双圆”,目前已开模制作了2款电饭煲、6款炒锅,每天可生产智能电饭煲3000台、智能炊具8000套。黔双圆智能炊具的研发生产,弥补了当地同类型企业的空白。

 

生产车间正在生产电饭煲内胆。

 

离黔双圆不远处,是去年3月引进的贵州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一期轻量化铝镁合金智能箱包研发生产项目已投产试运行,这是开发区铝产业链第四轮转化的核心项目,该项目的产品分为面板、中框、底板三大部分,主要原材料来自于经开区其他企业所生产的铝材。

 

贵州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计划部副部长粟顺武坦言,工厂建在这里真是选准了地方,一是实现了原材料的就地转化,二是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

 

“瞧,这是我们企业用园区的铝产业所生产的行李箱,因平顺、耐用,目前已向航空公司销售了200多只行李箱,后续公司还会扩展销售渠道。”粟顺武指着行李箱生产线介绍道。

 

据介绍,该企业设计推出了名为“谱祺”的自主品牌,目前已投向国内市场,同时与南方航空公司及多家知名车企达成合作意向。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20万件轻量化铝镁合金智能箱包生产,实现年产值1亿元。

 

近年来,水城经开区铝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吸引关联企业入驻,产品推陈出新,不断填补了贵州铝加工领域的空白,让水城经开区的铝产业链条更完善、产品更高端、产值更飞跃,为水城乃至六盘水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