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铝产业系列报道》第三集:产品再升级 让“铝”上档次更高端

2021-11-01 09:28:27来源:未知点击:0

       在铝产业发展进程中,水城经开区的铝及铝加工企业在中高端铝产品研发上持续发力,不断开创园区第一、全市第一,乃至全省第一的记录,以新产品、新形态提升铝产业附加值,让水城经开区的铝产业上档次、更高端。

                                                        

       走进水城经开区的黔双圆智能炊具生产车间,冲压拉升、喷涂、组装等三大生产区域正有序开展生产。作为全省第一条智能炊具生产线,该项目去年十月开始建设,今年五月底正式投产,项目依托水城经开区良好的铝及铝加工产业基础,以园区内中游企业生产的铝板为原材料,就地转化为铝制终端产品。
       黔双圆智能炊具车间行政工作人员曹咏思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铝产业资源非常丰富,通过本地转化能够助推经济升级,而且劳动力非常丰富,和沿海相比,人力成本方面优势还比较强,这样可以带动我们的就业,再加上我们的交通比较便利,从经开区大道到机场、铁路,各方面的运输都非常便利。”

                                                      

       去年12月,企业申请注册商标“黔双圆”,目前已开模制作了2款电饭煲、6款炒锅,每天可生产智能电饭煲3000台,智能炊具8000套。黔双圆智能炊具的研发生产,弥补了当地同类型企业的空白。
       “目前我们的销售主要分为三大类,线上销售、线下销售和贸易公司出口,线上销售的话,目前我们正在与银行,电商,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各大网络直播平台洽谈,线下销售我们主要是针对超市和各种活动。贸易公司出口,我们目前正在对接的有广州沿海的十几家贸易公司,还有浙江这面,他们现在的反馈都起到较好的效果。”曹咏思说。
       在黔双圆的不远处,就是去年3月引进的贵州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一期轻量化铝镁合金智能箱包研发生产项目已投产试运行。作为水城经济开发区铝产业链第四轮转化的核心项目,产品在面板、中框、底板三大部分,都用到了园区内生产的铝型材。

                                                     

       贵州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计划部副部长粟顺武坦言:“工厂建在这里主要是有两大方面的优势,一个是原材料的就地转化,我们原材料是就近采购的原则,如果说我们不是在这里采购的话,在广东那边采购会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大概是在两百到三百之间,还有一个就是节约时间成本。”
       据介绍,该企业设计推出了名为“谱祺”的自主品牌,目前已投向国内市场,与南方航空公司及多家知名车企达成合作意向。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20万件轻量化铝镁合金智能箱包生产,实现年产值1亿元。
       粟顺武一边展示行李箱一边介绍说:“我们这个行李箱是根据园区的铝产业就地转化,比传统的行李箱更加平稳,平顺,耐用,目前已经向航空公司销售了两百多只行李箱,后续我们会扩展销售渠道。”

                                                    

       在水城经开区铝产业发展进程中,入驻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断填补了贵州铝加工领域的空白,成为贵州“首个”或者“第一”,如鑫泰源公司建成贵州第一条智能电饭煲生产线,安润吉新材料公司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铝漆包线生产线,贵州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国内第一条高标准铝行李箱生产线等等。这些“第一”的取得,让经开区的铝产业链条更完善、产品更高端、产值更飞跃,为水城乃至六盘水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