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召开

2021-06-07 16:50:45来源:未知点击:0

      

                                                          
        6月6日,水城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会议在区委党校二楼一会议室召开。区委书记陈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奋力建设活力水城、制造名城。

                                                          
       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庆强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蔡盛周,区政协主席谢如宪,区委副书记王崇立,区委常委杜薇、龙兴、袁光举、路振、刘兴华、贺方云、宋宏顺,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区人武部部长,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水城经济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市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野玉海党工委副书记,高科公司董事长出席会议。
 
                                                          
       陈石强调
       新型工业化牵动发展全局,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发展大跨越。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掀起大抓新型工业化的热潮。新型工业化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总体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打好这场总体战,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向前;新型工业化是提高经济创新力的战略任务,是一场必须打好的攻坚战。要创新思路、管理、技术、平台、制度等,全面解决产业链条短、要素保障不够、园区债务负担过重、招商项目谋划和推介不精准、营商环境部分指标相对滞后等制约水城区发展的重大瓶颈和现实难题,以积极顺应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大趋势,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新型工业化是赢得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是一场必须打好的争夺战。要从微观层面的经济活跃程度、中观层面的产业集聚两个维度看水城,保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的持久热情,舍得投入、舍得时间,全力以赴、久久为功,努力用干部的“实干指数”“辛苦指数”换取新型工业化的“成功指数”和发展的“绩效指数”。
       陈石强调
       要强化顶层设计,在构建特色鲜明、协同有力的产业体系中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从水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明确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构建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工业产业集群。水城区的目标是:到2025年,四个主要工业指标实现翻番,全区工业总产值突破81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100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82个)。“十四五”期间累计工业投资力争达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升到1.8%。要在发挥比较优势中,做优做强做大首位产业。要把特色优势资源精深加工业(含煤化工、铝、玄武岩纤维、锰系新材料、煤矸石及粉煤灰等)作为水城区主导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向集群化、基地化、绿色化发展。要提高龙头企业纵向延伸、横向联合的能力,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要在挖掘链条潜能中,加快打造“123”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加快培育核心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加快培育衍生引发产业体系重大提升的龙头产业,迅速形成价值链一体化,实现新型工业化体系的爆发式增长;要在明确主攻方向中,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在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品牌创建等要素上下足功夫,加快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乘势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持续推进“万企融合”大行动,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转型动力和发展潜力。要积极培育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工业大数据等新业态。到2025年,要创建省级创新平台3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家。“十四五”期间,要持续推进“百企改造”工程,要引导企业技术改造,力争每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达25个以上,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在发挥园区“主战场”作用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水城经济开发区、发耳园区要立足省、市工业布局,谋划提出一批区域性、特色型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借力省、市力量推进资源实现跨区域要素配置,做精做特,加快形成点面结合、快速崛起、优势彰显的新型工业化新布局。
       陈石强调
       要围绕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效能,畅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态链”。要以市场化项目为例分析项目全过程生命周期,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促进招商引资大突破、瓶颈难题大破解、发展环境大优化。项目谋划环节,要对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深入思考研究,认真对照补链、强链,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要根据水城区优势资源和发展实情,结合中央、省、市相关政策倾向,建立特色项目储备库。“十四五”期间,每年要谋划储备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5个,其他类型项目要梯次储备;招商引资环节,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强化领导招商和驻点招商。项目审批环节,要从“放”和“管”两端发力,要在“强”和“活”两方面下功夫,打造项目建设的强磁场;项目建设环节,要加大区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的落实,亲自深入帮助企业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创造宽松的环境。“十四五”期间,力争每年推进10个亿元以上、15个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各园区要认真开展项目建设的包保帮扶和协调服务,以强有力的措施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和难题,确保打通“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产满产”的项目建设链;项目运行环节,要推动资源、资金、用工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项目集聚,坚持“两头并进”破解电价难题,坚持“两手齐抓”破解用工难题,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产品交易环节,要积极帮助企业降低外、内生交易费用,促进地区间专业分工的优化升级;运营问题支持环节,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企业至上”理念,无条件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陈石强调
       要加快转变观念、真抓实干,构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磅礴合力。全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全区人民的殷切期盼、对照水城区现实状况、对照先进榜样,对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能力作风等,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解放思想抓推进,创新机制抓推进,提升能力抓推进,转变作风抓推进。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区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在区主会场参加会议。各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及各股室、站所、中心负责人在乡(镇、街道)、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管委会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