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祥率水城区党政代表团到湖南省考察招商
3月26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水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志祥率水城区党政代表团到湖南省考察招商。张志祥在考察招商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省产业大招商暨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以中南大学水城铝业工业园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切入点,加大区校战略合作和招才引智力度,助推水城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郭振东及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人防办、区招商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水城经济开发区经发局、贵州鑫泰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考察招商。
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工业级3D打印技术的领航企业,也是全球唯一一家既制造3D打印设备,又生产3D打印材料,同时还从事终端产品加工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军工装备、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来到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区代表团一行深入数据加工中心、SLS加工中心、设备测试车间,实地查看生产流程和3D打印产品。张志祥热情邀请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层前往水城区实地考察,寻求合作切入点,充分利用双方资源优势,推动更宽领域、更广范围内的合作共赢。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层表示,水城区党政领导班子重视、地理资源优势明显、招商政策优惠、投资前景广阔,近期将组团前往水城区实地考察,深层次、广层面、多形式地与水城区开展战略合作,努力实现互惠共赢,共同推进水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双一流全国重点大学,在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资源领域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学科链和较高的学术、研究影响力。来到中南大学,水城区党政代表团一行走进中南大学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了中南大学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情况;与中南大学高层座谈交流,共商深化区校战略合作大计。
在与中南大学高层座谈交流时,张志祥简要介绍了水城区区情和近年来水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1978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建市。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大、煤种全、品质优的特点,是长江以南最大的主焦煤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称。六盘水市气候资源独特,立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水城区位于“中国凉都·六盘水”腹地和“毕水兴”经济带中部,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矿产资源富集,气候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多彩,交通区位优越,是一个值得企业家投资信赖的地方,正在成为全国各地企业家投资兴业的重要目的地和战略首选地。近年来,水城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现代特色农业、全域旅游业,着力推动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水城经济开发区铝产业园目前已有33家铝产业上下游企业(38个项目)集聚发展,培育了猕猴桃、食用菌、刺梨、茶叶、烤烟、精品水果、温氏养猪、桃花蛋鸡“八大亿元级产业”,打造了海坪千户彝寨、土发苗族风情小镇、龙场白族风情小镇、米箩布依风情小镇、百车河水车文化小镇等4个特色小镇,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发展道路。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城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将水城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提升到省级层面谋划,要求水城区“十四五”期间铝及铝加工产业实现年产值500亿元。水城区铝、玄武岩资源丰富,原材料、产能、电力、土地、交通等方面优势凸显,适合铝及铝加工产业、玄武岩产业向纵深发展,与中南大学具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张志祥说,当前,水城区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希望中南大学把水城区作为中南大学师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的基地,充分发挥人才、科技等优势,进一步对接水城区发展需求,在产业发展、科技研发、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与水城区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水城区委、区政府将全力以赴,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区校、校企战略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代院长戴吾蛟在讲话中对水城区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水城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南大学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南大学将以水城铝工业园研究生培养基地为切入点,把区校合作、校企合作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大学人力资源、文化引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优势,积极引导中南大学能源学院师生服务企业,强化以创业创新为主体的产学研体系,探索开放型的研究生教育新模式,为研究的科学实验、自主研发、生产实践和创业创新提供服务,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培养更好地为铝产业服务,全力推动水城区铝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贵州鑫泰源(双元铝业)公司与能源学院签订了水城区—中南大学水城铝业工业园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