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党建引领促脱贫 凝心聚力共攻坚
今年以来,中共水城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切实强化驻村轮战干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主导作用,立足工作职责,着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打赢打好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焦履职尽责,筑牢思想政治精神高地
铸魂补钙,拧紧思想“总开关”。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并印发宣传、宣讲资料。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坚定全县“走出贫困洼地,构筑精神高地”的信心和决心。
凝神聚力,坚守初心使命。切实组织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牢记初心使命,在学思践悟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凝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磅礴力量。
固本培元,落实制度行稳致远。坚持规范落实、创新形式、提升成效,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把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主题活动与“三会一课”有机融合,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补齐短板弱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水城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决策部署,对28个有贫困人口的乡(镇、街道)、143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居)和13个易扶搬迁点进行实地督战。同时,针对省扶贫云系统中涉及组织部门牵头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持续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压实攻坚责任。按照县级督战片区职责划分,紧紧围绕“攻坚责任、攻坚队伍”等6个方面,对143个重点村(居)和13个易扶社区深入开展实地督战,并创新推行“五必谈”工作机制(帮扶单位必谈、乡镇班子必谈、“两委一队三个人”必谈、未脱贫户边缘户必谈、帮扶人员必谈)和“五不放过”督战工作法(督战发现不了问题不放过、发现问题走过场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具体不放过、督战未覆盖乡村两级不放过、督战未帮助解决问题不放过),全面推进挂牌督战工作走深走实。
筑牢攻坚堡垒。结合《全县“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目前,采取线上培训和线下实战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35名新任乡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培训;分批次组织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村(居)干部、文书专题轮训班12期,培训人数1800余人。
巩固攻坚战果。有序有力推进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发现问题整改,并将省扶贫云系统中涉及组织部门牵头整改的问题纳入督战清单,进一步压紧整改责任,巩固整改成效。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战果
始终坚持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体系不变,责任落实机制不变,县四大班子领导自觉扛起责任,带头督战参战,保持思想不松、干劲不减,从严从实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总攻战、歼灭战、收官战。
尽锐出战抓巩固。持续不断压紧压实乡镇党政一把手牵头主战、县直部门包保乡镇协同作战、县级工作专班聚焦主业专抓专攻、村攻坚队长带领驻村轮战干部和村组干部一线主攻、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到户的攻坚责任;切实做好同步小康驻村管理工作,目前,全县共有同步小康驻村干部425人(第一书记90人)。
强化激励关怀激活力。2020年以来,严格落实驻村轮战村干部健康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等待遇保障,解决驻村轮战村干部后顾之忧;提拔乡镇干部33人,提拔驻村干部8人(其中第一书记5人),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强化监测抓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能”的要求,聚焦真帮实驻,坚持精准帮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劲动力。
创新载体抓巩固。坚持把千家万户小康菜园作为巩固扩大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紧扣“道法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理念,按照“四个一”的标准和“四有”的要求,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共完成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建设59057户,并着力打造一批示范点,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组织带动抓经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导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全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形成“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能人引领带动效应,引领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蓄力助推乡村振兴。
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前期工作,建强村级队伍激发内生动力
始终坚持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依托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力量,围绕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重点任务,深入全县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全面掌握各种动态,科学部署村级换届前期准备工作。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通过走访群众840余人,以村为单位组织召开座谈会60余场次,对2020年排查出的存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建立整顿台账,分级分类细化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整改。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参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要求,更新完善全县28个乡(镇、街道)1409名村(居)干部档案,为2021年初全县村级党组织换届营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政治生态环境。同时,采取支部推荐、群众举荐、党委考察等方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带富能力强的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大力推行支书、主任“一肩挑”。在逐村调研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工作,为培育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提供干部储备和能力保障,为村级发展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上下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合理充实基层力量,确保高效作战。全面充实基层防控力量,组织县直单位驻村轮战队员全部返回原所驻村(居)协助乡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县各主要交通路口共参与设立卡点数360余个,成立疫情防控一线临时党支部108个,累计走访排查11万余人次,开展疫情防控宣传4万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00余个,争取或协助调运、发放春耕生产物资700余吨,开展群众务工宣传动员5万余人次。
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坚定战疫决心。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来的无私奉献、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进行通报表扬,切实激发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意志,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干部关心关爱,凝聚抗疫合力。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接下来,水城县委组织部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牢牢紧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松劲,对标对表找差距、抓落实,集中一切精力、发动一切力量,尽锐出击、雷鸣战鼓、全员猛攻,向决战收官之战发起“最后一击”,推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夺取脱贫攻坚全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焦履职尽责,筑牢思想政治精神高地
铸魂补钙,拧紧思想“总开关”。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并印发宣传、宣讲资料。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坚定全县“走出贫困洼地,构筑精神高地”的信心和决心。
凝神聚力,坚守初心使命。切实组织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牢记初心使命,在学思践悟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凝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磅礴力量。
固本培元,落实制度行稳致远。坚持规范落实、创新形式、提升成效,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把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主题活动与“三会一课”有机融合,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补齐短板弱项,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水城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决策部署,对28个有贫困人口的乡(镇、街道)、143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居)和13个易扶搬迁点进行实地督战。同时,针对省扶贫云系统中涉及组织部门牵头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持续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压实攻坚责任。按照县级督战片区职责划分,紧紧围绕“攻坚责任、攻坚队伍”等6个方面,对143个重点村(居)和13个易扶社区深入开展实地督战,并创新推行“五必谈”工作机制(帮扶单位必谈、乡镇班子必谈、“两委一队三个人”必谈、未脱贫户边缘户必谈、帮扶人员必谈)和“五不放过”督战工作法(督战发现不了问题不放过、发现问题走过场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具体不放过、督战未覆盖乡村两级不放过、督战未帮助解决问题不放过),全面推进挂牌督战工作走深走实。
筑牢攻坚堡垒。结合《全县“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目前,采取线上培训和线下实战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35名新任乡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培训;分批次组织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村(居)干部、文书专题轮训班12期,培训人数1800余人。
巩固攻坚战果。有序有力推进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发现问题整改,并将省扶贫云系统中涉及组织部门牵头整改的问题纳入督战清单,进一步压紧整改责任,巩固整改成效。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战果
始终坚持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体系不变,责任落实机制不变,县四大班子领导自觉扛起责任,带头督战参战,保持思想不松、干劲不减,从严从实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总攻战、歼灭战、收官战。
尽锐出战抓巩固。持续不断压紧压实乡镇党政一把手牵头主战、县直部门包保乡镇协同作战、县级工作专班聚焦主业专抓专攻、村攻坚队长带领驻村轮战干部和村组干部一线主攻、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到户的攻坚责任;切实做好同步小康驻村管理工作,目前,全县共有同步小康驻村干部425人(第一书记90人)。
强化激励关怀激活力。2020年以来,严格落实驻村轮战村干部健康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等待遇保障,解决驻村轮战村干部后顾之忧;提拔乡镇干部33人,提拔驻村干部8人(其中第一书记5人),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强化监测抓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能”的要求,聚焦真帮实驻,坚持精准帮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劲动力。
创新载体抓巩固。坚持把千家万户小康菜园作为巩固扩大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紧扣“道法自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理念,按照“四个一”的标准和“四有”的要求,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共完成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建设59057户,并着力打造一批示范点,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组织带动抓经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导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全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形成“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能人引领带动效应,引领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蓄力助推乡村振兴。
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前期工作,建强村级队伍激发内生动力
始终坚持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依托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力量,围绕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建设重点任务,深入全县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全面掌握各种动态,科学部署村级换届前期准备工作。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着力发现并推动解决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通过走访群众840余人,以村为单位组织召开座谈会60余场次,对2020年排查出的存在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建立整顿台账,分级分类细化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整改。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参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要求,更新完善全县28个乡(镇、街道)1409名村(居)干部档案,为2021年初全县村级党组织换届营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政治生态环境。同时,采取支部推荐、群众举荐、党委考察等方式,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带富能力强的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队伍。
大力推行支书、主任“一肩挑”。在逐村调研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工作,为培育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提供干部储备和能力保障,为村级发展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上下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合理充实基层力量,确保高效作战。全面充实基层防控力量,组织县直单位驻村轮战队员全部返回原所驻村(居)协助乡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全县各主要交通路口共参与设立卡点数360余个,成立疫情防控一线临时党支部108个,累计走访排查11万余人次,开展疫情防控宣传4万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00余个,争取或协助调运、发放春耕生产物资700余吨,开展群众务工宣传动员5万余人次。
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坚定战疫决心。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来的无私奉献、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进行通报表扬,切实激发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奋战、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意志,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干部关心关爱,凝聚抗疫合力。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接下来,水城县委组织部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牢牢紧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松劲,对标对表找差距、抓落实,集中一切精力、发动一切力量,尽锐出击、雷鸣战鼓、全员猛攻,向决战收官之战发起“最后一击”,推动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夺取脱贫攻坚全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