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手绘地图”里的扶贫故事
陆继忠是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派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2019年7月来到磋播村驻村之初,他便手绘“扶贫地图”,把贫困户铭记于脑中,挂在心上,加强脱贫户后续帮扶,因组制宜,因户施策,筑牢脱贫战斗堡垒,书写了一篇用情绘就用心攻坚的扶贫故事。

来到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陆继忠 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了一沓有些折痕、褶皱的手绘地图,有在白纸上作画的、有在卫星云图上勾勒的,其中一张名为“尖山组农户分布图”的,就是陆继忠初到这里,绘就的第一张扶贫地图。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 陆继忠
我当时画这张图的目的,就是首先看清楚整个农户的分布,三角符号的标注,是在这个组不是本组户籍的,标注五角星的是贫困户,标注序号的是整个组在这个范围内有多少户老百姓,我还标注了房子的朝向,方便我们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我们不来回走动。
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党委书记 徐祥峰
我们就是通过两个星期的时间,把我们全村16个组农户的分布图全部绘出来,让我们每一个包组的人员,更熟悉我们每一户群众的情况,对因户施策有了更大的帮助。
在陆继忠的带动下,整个村都有了这样手绘的“导航地图”,大家精准定位、少走弯路,对于去年9月份查缺补漏、补短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只用一个月就补齐了全村老百姓的2000多个短板问题。
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青杆组村民 王小石
以前房子都没有住的,现在给我们修好了,路也修好了,生活用品全部给我们拉来了,现在生活好过得很。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 陆继忠
现在我们放在这个地方就是我这张地图的起点,右边是宏兴公司和朱童包家,左边是杨顺忠家和李万昌家。
顺着陆继忠的地图,我们走进尖山组,看到了村里在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水井和尖山组,利用375亩土地规划建设的389个食用菌大棚,这已经成为了当前全村的主要产业之一。通过“扶贫地图”,陆继忠和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支两委对全村的发展都有了更加立体清晰的概念,并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规划,在发现食用菌大棚日产17吨鲜菇,若不及时采摘便会大大降低价值,采摘下来又无法保存的问题后,在多方协调下,村里建起了冷库。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 陆继忠
有了这个冷库便于我们香菇保存和储藏,让我们大棚里面的鲜菇应采尽采,不浪费。同时我们还在这个地方建了一个加工厂,就近烘烤,片菇拿到市场上只能卖2块钱一斤,烘烤11斤能够烤一斤,拿到市场上能够卖到40到50块钱一斤,就近也解决了我们一些就业岗位,增加老百姓收入。
加工厂建起来后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附近年长健康的老百姓们都积极踊跃的来到加工厂务工,为此,村里专门成立了一支20余人的“老年致富模范队”,将轻体力劳动分配给他们。
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坪寨组村民 张留书
在家里待着,无聊得很,出来活动一下,来他们这里剪菇,一天能(得)五六十块钱,我很高兴的。
截至目前,磋播村已实现364户1509人全部脱贫,全村共种植猕猴桃、刺梨、食用菌等各类产业8000余亩。早在今年4月份,陆继忠和村干部们就开始在自己下载下来的磋播村卫星云图上勾勒产业布局、行政区划和“十四五”发展
蓝图,并制作成了电子版,陈列展出在村活动室门前。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 陆继忠
现在我们脱贫攻坚已经初见成效,产业布局也基本布完了,根据我们“十四五”的规划蓝图,要先把小流域治理,治理完了以后,保护好我们下游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延伸产业链,逐渐再实现我们蓝图上设计好的项目,一个一个完成,更好地巩固我们脱贫成果,在“十四五”期间力争达到,把磋播村推向跨越式的发展。

来到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陆继忠 的办公室,我们看到了一沓有些折痕、褶皱的手绘地图,有在白纸上作画的、有在卫星云图上勾勒的,其中一张名为“尖山组农户分布图”的,就是陆继忠初到这里,绘就的第一张扶贫地图。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 陆继忠
我当时画这张图的目的,就是首先看清楚整个农户的分布,三角符号的标注,是在这个组不是本组户籍的,标注五角星的是贫困户,标注序号的是整个组在这个范围内有多少户老百姓,我还标注了房子的朝向,方便我们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我们不来回走动。
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党委书记 徐祥峰
我们就是通过两个星期的时间,把我们全村16个组农户的分布图全部绘出来,让我们每一个包组的人员,更熟悉我们每一户群众的情况,对因户施策有了更大的帮助。
在陆继忠的带动下,整个村都有了这样手绘的“导航地图”,大家精准定位、少走弯路,对于去年9月份查缺补漏、补短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只用一个月就补齐了全村老百姓的2000多个短板问题。
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青杆组村民 王小石
以前房子都没有住的,现在给我们修好了,路也修好了,生活用品全部给我们拉来了,现在生活好过得很。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 陆继忠
现在我们放在这个地方就是我这张地图的起点,右边是宏兴公司和朱童包家,左边是杨顺忠家和李万昌家。
顺着陆继忠的地图,我们走进尖山组,看到了村里在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水井和尖山组,利用375亩土地规划建设的389个食用菌大棚,这已经成为了当前全村的主要产业之一。通过“扶贫地图”,陆继忠和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支两委对全村的发展都有了更加立体清晰的概念,并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规划,在发现食用菌大棚日产17吨鲜菇,若不及时采摘便会大大降低价值,采摘下来又无法保存的问题后,在多方协调下,村里建起了冷库。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 陆继忠
有了这个冷库便于我们香菇保存和储藏,让我们大棚里面的鲜菇应采尽采,不浪费。同时我们还在这个地方建了一个加工厂,就近烘烤,片菇拿到市场上只能卖2块钱一斤,烘烤11斤能够烤一斤,拿到市场上能够卖到40到50块钱一斤,就近也解决了我们一些就业岗位,增加老百姓收入。
加工厂建起来后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附近年长健康的老百姓们都积极踊跃的来到加工厂务工,为此,村里专门成立了一支20余人的“老年致富模范队”,将轻体力劳动分配给他们。
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坪寨组村民 张留书
在家里待着,无聊得很,出来活动一下,来他们这里剪菇,一天能(得)五六十块钱,我很高兴的。
截至目前,磋播村已实现364户1509人全部脱贫,全村共种植猕猴桃、刺梨、食用菌等各类产业8000余亩。早在今年4月份,陆继忠和村干部们就开始在自己下载下来的磋播村卫星云图上勾勒产业布局、行政区划和“十四五”发展
蓝图,并制作成了电子版,陈列展出在村活动室门前。
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驻水城县花戛乡磋播村轮战队队长 陆继忠
现在我们脱贫攻坚已经初见成效,产业布局也基本布完了,根据我们“十四五”的规划蓝图,要先把小流域治理,治理完了以后,保护好我们下游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延伸产业链,逐渐再实现我们蓝图上设计好的项目,一个一个完成,更好地巩固我们脱贫成果,在“十四五”期间力争达到,把磋播村推向跨越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