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制造”引领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速

2020-09-15 10:17:00来源:未知点击:0
        六盘水市始终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了“六盘水制造”与市场的互动融合,全市工业化进程不断迈上新台阶。
        铝及铝加工产业园是水城经济开发区的中流砥柱,容纳了26家上下游关联企业。今年8月,贵州九衡铝业有限公司作为园区铝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正式入驻,依托传统工业生产的铝棒进行精深加工。
贵州九衡铝业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杨文彪 
        目前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比我们原来的这种普通的产品,它对我们后期的一个使用效果,包括它的美观度和直观效果,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而且在附加值上面,比我们传统的要增加30%到50%的附加值。
        附加值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新兴制造业。目前,九衡铝业共有4条生产线,其中的一条粉漆共线,主攻水性漆、氟碳等高端表面处理,这也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铝型材先进工序生产线。据介绍,公司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云贵川、长三角、珠三角及华中等地区。
贵州九衡铝业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杨文彪 
        “二期主要是依托我们一期的,年产一万二千吨的这个基础,增加到我们年产三万吨的这个标准,具体投资是在1.5个亿左右,然后年产值达到将近是五到七个亿。产品方面主要是对于我们在现在,目前的一个传统的家装的行业上面,再去延伸,包括工业型材、轨道交通,包括我们就是汽车上轻量化这样的一个产品。”
        “六盘水制造”,也在水城经济开发区的另一家企业延续着。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月入驻,如今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拥有72台气电结合工艺拉丝炉玄武岩纤维生产线及32条下游“缠绕、拉挤、模压”三大类产品生产线,并配套络纱、烘干、短切、织布等原丝加工设备和后制品配套加工设备。这两年,该公司通过大数据运用手段,实现了设备智能化改造。
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栗:
        “这套系统主要是监管,现在我们后面的两条生产线的,整个拉丝炉的温度、用水量,它的拉丝的强度和它的速度,保证我们的这个拉丝能够持续平稳,有效的控制我们的能耗,智能的调节里面的用量,和我们的生产工艺。”
        设备的革新只是石鑫玄武岩公司智能制造的第一步。今年,公司重点考虑产业链延伸、拉长,除了生产玄武岩纤维、电杆、罐体等基础新材料产品外,还积极与省外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合作,计划推出智能井盖系列产品,拉动整体创新能力提升。
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栗:
        “我们玄武岩的产品,在原来新材料这个行业的基础上,又加大了它的一些附加的功能和智能,同时它使用的场景更优化,再提升到我们的智能化,了解我们城市对智能井盖的需求量,和我们智能井盖适应城市环境的需求,同时也能反馈给我们,我们做更优化的产品出来,来适应发展。”
        如果说在六盘水制造出铝型材和玄武岩智能产品,是依托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那位于盘州市盘北经济开发区的贵州东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一家无中生有的企业。该公司2017年从深圳招商引资入驻,主要生产“18650”型储能锂电池,广泛应用于太阳能路灯、可折叠电动自行车及家用太阳能供电监控系统等领域。
贵州东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王涛:
        “比如那些数码电池循环个两百周,基本上就报废了,但是我们目前做这个储能电池,我们给客户保证就是循环三百周,还能保证电池的电量剩余80%,总体来说就是高安全、高寿命。”
清新清洁能源发展,为六盘水制造业注入了一股新动力。东森新能源公司凭借着持续的自主研发创新、设计能力和反应速度,以及良好的成本控制体系和优质产品服务,目前已被许多知名企业认可,并成为主力供应商。
贵州东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王涛:
        “今年可以做到日产大概是4至8万支,整体我们这个市场还是可以的,因为在全国有差不多10个销售中心,也在不断增加,在阿里巴巴、淘宝上面都有销售。我们也在转型做一个锂电池的电池组,就是把我们自己的电池加工成电池组,然后再卖出去。”
        过去,六盘水是以煤、电、钢为主的工业城市,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力拔头筹成为“主角”,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这些亿元级的“六盘水制造”企业,展现了不凡的实力,也极大的提振了全市工业转型升级信心。越来越多打着“六盘水制造”标签的工业产品走向全国,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