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精准服务意识 助力企业做优做强——水城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多措并举助企招工
为进一步帮助经开区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难题,水城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多管齐下,扎实推进招工就业工作,切实为群众解决“工作难”、企业“招工难”的“两难”局面。积极引导异地扶贫搬迁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助推脱贫攻坚及企业复工复产工作。

主动服务,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
一直以来,积极走访摸排企业就业岗位情况,收集招聘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认真把握岗位需求,梳理来电来询人员年龄、文化、就业经验等基本情况,安排专人负责筛选匹配岗位,最大限度确保实现人岗无缝对接。对于仍未复工复产和在建企业,人力资源办不定期电话跟踪或实地走访,预先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并安排相关招聘事宜。
同时,积极联系园区内外企业,与经发、住建、建服、花园口经济区、第三方劳务中介机构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开发就业岗位。2020年上半年园区共有招工需求企业累计28家,提供就业工种63种,提供就业岗位累计共1222个以上,共有1318余人咨询工作,推荐进厂1300人,入职846人,临聘及公共服务岗位人员在职共4371人,其中贫困户573人,搬迁户324人。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经常性利用微信公众号及社区安置点交流群、公示栏等平台持续更新发布园区企业招工计划,为求职者提供线上咨询,扩大宣传面,交流圈,做好人岗对接工作。并及时跟踪服务,对于有就业意愿而未达成就业意向的劳动力,建立专门台账,精准统计,做好后续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共有4858人关注,接听招工咨询电话约800余通。

强化政策扶持,稳住就业岗位。
积极联系水城县坤华职校,大力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机会。积极申报扶贫车间,推进稳岗扶持。努力提升企业员工就餐服务水平,保障企业员工就餐需求。积极联系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开发公共服务岗位,及时匹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安置,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深化对口帮扶。
截至目前申报扶贫车间5家,共计覆盖98人,申报扶贫人数,申报补贴19万元。以工带训企业5家,共计覆盖173人,申报补贴25.95万元。开展岗前培训企业3家,培训人员共计232人,申报补贴11.6万元。

主动服务,全方位开发就业岗位。
一直以来,积极走访摸排企业就业岗位情况,收集招聘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认真把握岗位需求,梳理来电来询人员年龄、文化、就业经验等基本情况,安排专人负责筛选匹配岗位,最大限度确保实现人岗无缝对接。对于仍未复工复产和在建企业,人力资源办不定期电话跟踪或实地走访,预先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并安排相关招聘事宜。
同时,积极联系园区内外企业,与经发、住建、建服、花园口经济区、第三方劳务中介机构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开发就业岗位。2020年上半年园区共有招工需求企业累计28家,提供就业工种63种,提供就业岗位累计共1222个以上,共有1318余人咨询工作,推荐进厂1300人,入职846人,临聘及公共服务岗位人员在职共4371人,其中贫困户573人,搬迁户324人。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经常性利用微信公众号及社区安置点交流群、公示栏等平台持续更新发布园区企业招工计划,为求职者提供线上咨询,扩大宣传面,交流圈,做好人岗对接工作。并及时跟踪服务,对于有就业意愿而未达成就业意向的劳动力,建立专门台账,精准统计,做好后续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共有4858人关注,接听招工咨询电话约800余通。

强化政策扶持,稳住就业岗位。
积极联系水城县坤华职校,大力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机会。积极申报扶贫车间,推进稳岗扶持。努力提升企业员工就餐服务水平,保障企业员工就餐需求。积极联系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开发公共服务岗位,及时匹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安置,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深化对口帮扶。
截至目前申报扶贫车间5家,共计覆盖98人,申报扶贫人数,申报补贴19万元。以工带训企业5家,共计覆盖173人,申报补贴25.95万元。开展岗前培训企业3家,培训人员共计232人,申报补贴1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