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园区·看工业】水城经济开发区26家铝企抱团闯市场
为扎实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六盘水市水城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通过企业间相互整合资源优势、抱团取暖,助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稳住了就业,保住了市场,为贵州铝及铝加工产业持续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7月30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车间外,刚从电解铝生产线上产出的炽热铝液,正通过卡车上的抬包车装运至贵州水城亮星铝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铝合金棒加工车间。而这两个相隔百米的企业车间,正是园区产业化集群式发展的缩影。

双元铝业电解车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管云/摄)
目前水城经济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共有26家铝及铝加工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园区还形成了“1+3+N”的产业链布局,产业链发展初具规模:围绕双元铝业14.5万吨电解铝释放的产能,依托中游企业生产的铝合金棒、铝板材及铝合金线杆三大中间产品,实现电解铝全部就地转化就地增值的同时,还延展出铝制环保材料、铝合金门窗、铝制家居用品等终端产品。
亮星铝业总经理周兰波坦言,作为水城经开区内第一家铝加工产业中游企业,企业成立后的使命就是延伸产业链、拓展附加值。该企业2月20日正式复工复产后,就及时消纳了双元铝业生产的电解铝液用于生产铝合金棒,60多名员工全力以赴保生产,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上半年,亮星铝业完成工业产值达2.4亿元,完成量占全年目标的57%。

十九度铝业成品区内工人正在包装铝型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管云/摄)
“受疫情影响,我们2月15日才正式开工,可这没有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造成严重冲击。在园区原料保障充足的基础上,我们300多名员工全部投入到岗,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同时通过加大对货运成本的投入,使得我们与云贵川市场的产销对接顺畅,预计全年能实现13.5亿元的生产产值。”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应辉说。
上半年,水城经开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完成产值21.15亿元,解决就业164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企业10家,新增就业349人,增加产值2.7亿元,增长14.5%。预计全年铝及铝加工产业可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7月30日,在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车间外,刚从电解铝生产线上产出的炽热铝液,正通过卡车上的抬包车装运至贵州水城亮星铝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铝合金棒加工车间。而这两个相隔百米的企业车间,正是园区产业化集群式发展的缩影。

双元铝业电解车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管云/摄)
目前水城经济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共有26家铝及铝加工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园区还形成了“1+3+N”的产业链布局,产业链发展初具规模:围绕双元铝业14.5万吨电解铝释放的产能,依托中游企业生产的铝合金棒、铝板材及铝合金线杆三大中间产品,实现电解铝全部就地转化就地增值的同时,还延展出铝制环保材料、铝合金门窗、铝制家居用品等终端产品。
亮星铝业总经理周兰波坦言,作为水城经开区内第一家铝加工产业中游企业,企业成立后的使命就是延伸产业链、拓展附加值。该企业2月20日正式复工复产后,就及时消纳了双元铝业生产的电解铝液用于生产铝合金棒,60多名员工全力以赴保生产,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上半年,亮星铝业完成工业产值达2.4亿元,完成量占全年目标的57%。

十九度铝业成品区内工人正在包装铝型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管云/摄)
“受疫情影响,我们2月15日才正式开工,可这没有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造成严重冲击。在园区原料保障充足的基础上,我们300多名员工全部投入到岗,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同时通过加大对货运成本的投入,使得我们与云贵川市场的产销对接顺畅,预计全年能实现13.5亿元的生产产值。”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应辉说。
上半年,水城经开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完成产值21.15亿元,解决就业164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企业10家,新增就业349人,增加产值2.7亿元,增长14.5%。预计全年铝及铝加工产业可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