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峰:带领磋播村完成华丽蝶变的村党委书记

2020-07-22 18:08:33来源:未知点击:0
      花戛乡磋播村,曾经流传着一句顺口溜:“高山冷清,洋芋当顿,想吃米汤,只有害病。”这是当时磋播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1.84%的真实写照,因而被看作水城县脱贫攻坚战役里的“硬骨头”。2015年,为了全村人都能喝上一碗“米汤”,在外打拼的徐祥峰回乡担任起村党委书记一职,和乡亲们一起找路子,谋发展。如今,5年过去了,磋播村由当初的贫困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一大早,徐祥峰就来到村里的食用菌基地查看香菇的长势,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香菇,并进行分拣,一派忙碌的景象。

                                              

      花戛乡磋播村村民 刘吉英
      我从建大棚开始就在基地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采摘香菇,一天有100块钱左右,全靠有这个大棚带动大家才慢慢富裕起来。
      磋播村山高、坡陡、谷深,土地破碎、贫瘠,徐祥峰结合磋播村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村民的种植习惯和市县产业布局,决定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磋播村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海拔适中、气温稳定、湿度适合的深谷地块,建成了占地375亩的食用菌大棚389个,覆盖贫困户32户116人,解决就业人数近150人,人均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
      花戛乡磋播村村民  朱艳花
      徐支书很关心我们,他把食用菌引进到我们磋播村来种植,让我们每天都有工作做,都有钱进口袋,比种庄稼划算多了。
      花戛乡磋播村党委书记  徐祥峰
      下一步,为了合理利用大棚空间,就要增加大棚容量,把大棚的层数从以前的一层增加到六层,如果容量增加到以前的三倍,那么以前150人的就业岗位可以增加到300至400人,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达到我们村的剩余劳动力人人有事做,户户有增收渠道。

      2019年底,徐祥峰又发动大家种植猕猴桃,这一次,得益于食用菌产业的成功例子,村民们积极性很高。磋播村紧紧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在9000多亩的耕地上发展起了刺梨、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有了产业的支撑,村民们昔日能喝上一碗“米汤”的小愿望已经转变为对小康生活的追求。

      花戛乡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蒙启斌
      徐祥峰在担任磋播村党委书记以来,真正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计自身得失,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的交通、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全村的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让我们磋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产业的带动下,磋播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4500元提高到现在的8967元,村容村貌,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当初的贫困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花戛乡磋播村党委书记  徐祥峰
      我们村的产业已见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产业革命“八要素”,再增加产业链来巩固脱贫成效,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