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90天 打赢歼灭战 | 水城县磋播村:“水毁地”上的食用菌产业

2020-06-07 11:27:24来源:未知点击:0
      磋播村,曾经是花戛乡出了名的“穷旮旯”,距离水城县县城146公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贫困”曾是这里的标签。如今,磋播村通过产业布局,在地势低洼的375亩“水毁地”上兴起了食用菌产业,攻克贫困堡垒,不断帮助群众稳定增收。
      沿着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盘山而下,记者来到磋播村食用菌基地,389个标准化大棚已经建成。大棚里,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忙着采摘新鲜的香菇,时不时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张周富和余小情夫妻俩早上八点就过来了,想趁着出菇抓紧时间多采些。
 
                                                           

      花戛乡磋播村尖山组村民 张周富
      这个产业引到了我们这个地方来,老百姓确实感到很满意,所以就不用出去打工了,就准备在这点随到这个产业走了。

      食用菌产业具有短平快、可循环、纯天然的独特优势,十分适合作为特色产业优先发展。磋播村根据气候条件、海拔高低等特点,实施产业布局,依靠大连帮扶资金800万元和贵阳市白云区捐赠的360万元,食用菌基地于2019年5月正式投产。

                                                   

      花戛乡磋播村党委书记 徐祥峰
      因为当时我们这点找不到其他产业发展,并且我们这一片地是水毁过的,种其他的东西它是不适合的。后来想到我们种食用菌这个,它土地平,我们水源又好,所以就选中了这个食用菌。

      除了出菇棚和养菌棚,基地还配套建设了一个400平方米的储藏冷库,并同步设立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分捡车间,从而拉长食用菌产业链条。管理人员每天会对入库菌菇进行实时监控。

                                                    

      花戛乡磋播村食用菌基地管理人员 黄定会
      这个就是最好的一级菇了,我们就是把它采来了分级入库,为了卖好价钱,就是及时一天两道,早上到十二点钟就把它采来入库。

                                                   

      截至目前,磋播村食用菌基地已累计生产鲜菇360余吨,覆盖95户386人,其中贫困户34户121人,实现400个劳动力常年稳定就业,人均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

      花戛乡磋播村食用菌基地负责人 喻道新
      这个地方老百姓的经济收入还是增加了不少的,因为他们能够吃苦,不怕苦不怕累的,大多数都不愿意出去打工了。

      据了解,磋播村食用菌产业的土地入股分红“五年一涨”,项目产生的效益按照“6∶2∶2”分成,即60%的收益归财政进行二次有偿分配,20%归合作社,20%归平台公司。通过充分帮助农户算好“经济账、成本账、劳力账、收入账”,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尝到食用菌长出的“甜头”,真正实现以业富民。

      花戛乡磋播村党委书记 徐祥峰
      下一步我们就想把我们这个产业再做强做大,也就是增加这个产业链,我们再把它比如像搞深加工这一类,就是再增加我们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