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90天 打赢歼灭战 | 花戛乡磋播村:因“穷”思“变”,“新战力”绣出“新菌界”

2020-06-05 17:44:28来源:未知点击:0
      开栏的话:
      从“无产业”到“产业兴”、从“勉强能居住”到“住得有品质”、从“出行不便”到“出门可乘车“,再到天蓝、山青、水绿、土净......。这一充满“颜值”的山乡巨变,得益于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工作的全面开展。
因战“贫”、乡村振兴等惠民政策的落实落地,让“产业扶贫、人居环境整治、劳务就业、基层善治”等成为撕掉贫困标签的有力抓手。山高、谷深的家园里,勤劳致富的六盘水人紧跟全面同步小康的步伐,逐渐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近日,多彩贵州网记者特跟随省、市媒体采访团,分别深入到水城县、钟山区,将镜头聚焦于边远乡村的产业发展、“小康菜园”建设等领域,开启蹲点采访报道模式,以点带面,了解六盘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亮点、做法及成效。
      从今日起,陆续推出《看见·巨变的山乡》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山高人为峰。
      高坡、怪石嶙峋、高坎瀑布群等是入夏以来,水城县花戛乡最为雄奇壮丽的风景之一。
      倘若你乘车穿过植被达起的林荫道,蜿蜒驶着从顺场乡驶花戛乡磋播村,便有一种曲折迂回的绝美。
                  
                                    
                                                            磋播村:大山深处的食用菌基地       

      从半山腰上俯瞰磋播村尖山组食用菌基地,你会发现,这就是一幅镌刻在水城大地上的水墨画。
      “白”与“黑”交融在一起的列状式大棚,让磋播村在穷则思变中逐渐有了喜人的底色。
      这个距乡政府所在地17.2公里,国土面积3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96万亩,林地面积4.5万亩,平均海拔1286米的“大村”,由原磋播、高坡、水井、高坎四个小村合并而成(其中:磋播、高坡、高坎属深度贫困村),辖16个村民组,总人口884户3901人。
      据史料记载:磋播境内为“两山夹一冲”之高山峡谷地形,耕地分布于冲子和两山缓坡地带;元代境内为一大坝子,明代开垦为油沙地,被称为“磋布”,意为“一大块油沙地”,故名;主产玉米、杂粮、小麦。
 
                                     
                                                                     当地村民在采摘菌菇    

      曾经,由于交通闭塞,“出行难”成了当地村民多年来的“心病”。再加上传统农耕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群众常年处于“广种薄收”的现状,日子过得尤为艰难。
      现如今,由于近年来大力实施“春季攻势”、“夏秋攻势”和“三段式”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磋播综合贫困发生率从51.7%降至1.56%。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5500元提升到2019年的8900元。
      近日,从山顶盘行至山脚,映入眼帘的是389个食用菌大棚整齐地排列在坝区中间。
      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蘑菇,散发出香味,沁人心脾。数十名工人忙着采摘菌菇,然后装箱、搬运等,现场秩序井然。
      村民王孟和丈夫余兴会是食用菌基地长期务工的工人,近一年时间以来,他俩都在该基地负责采摘菌菇和管护大棚,每人平均工资为3000多元。
      生活一样都没有落下,这换着是以往,是一件做梦都没有想象到的变化。”王孟说。

                                       

                                                                         长势喜人的菌菇

      据介绍,磋播村的食用菌大棚基地项目总投资3186.2万元,占地375亩,大棚建设完成389个,覆盖贫困户32户116人。2019年5月投产以来,累计生产鲜菇360余吨。
      尤其是2018年以来,在花戛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主要领导的关心、关怀下,村“两委”全体成员、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和全村3787名各族群众,磋播村严格按照“产业八要素”要求,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村人民逐渐走上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道路。
      当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需要发挥“头雁效应”,更需要有“几把刷子”。在村支书徐祥峰的带领下,磋播村紧紧围绕“产业八要素、住房保障、‘三改三化’、易扶搬迁、饮水安全、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组组通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持续发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徐祥峰和村民在查看菌菇产业

      如今,磋播村已形成了“食用菌大棚、猕猴桃、刺梨”三大支柱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格局,村民们也在参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了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磋播村将持续围绕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基层建设全面加强、为民办事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构建等为内容,把各项工作开展细、开展好。
      “致力于各项工作开展,我们的目标是,让乡村更美丽,让村民更富有,让社会更和谐。”徐祥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