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好”时光 | 初好农业:杨梅深加工 开辟新销路

2020-06-02 09:06:12来源:未知点击:0
      五月,虽未到刺梨的丰收季节,但在初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生产“主角”从一颗颗“金果果”变成了“红果果”——杨梅。

                                             

      “我们从5月23号就开始到发耳镇去收购杨梅,第一批收购了130吨,而现在正在加工的这批杨梅已经是第二批了,有100余吨,生产线忙得很!”初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李军向记者介绍道。
      清洗、去核、杀菌、灌浆……采收后的新鲜杨梅在第一时间装车运送到初好农业的加工车间,进行原果压榨,最后变身为酸甜可口的杨梅饮料,送向市场。

                                              

      为什么要加工杨梅?
      “初好农业不仅仅是大众印象里的刺梨加工厂,而是综合果蔬的‘加工者’。”面对疑问,李军向记者娓娓道来。
      “现在,正在处于刺梨生产加工的产能‘空档期’,又恰逢杨梅的丰收季,为了不让生产设备和生产线闲置,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资源,将当下季节的农产品集中收购起来,进行深加工,以此延长水城县农产品的价值链条。”
       一直以来,初好农业都致力于建设水城县果蔬深加工基地,引进刺梨、猕猴桃等综合果蔬加工线,全程自动化运行,精准控量、控温,以刺梨原浆、刺梨清汁为主,同时可加工多种浆果类、核果类果蔬原浆和清汁,为水城县的农产品深加工注入着一股新动力。
      然而,这次的杨梅加工之举,除了基于充分利用产能“空档期”的原因之外,李军坦言,“更重要的是帮助解决发耳镇杨梅销路不畅的难题。”

                                             

      今年,水城县发耳镇的6300余亩杨梅大获丰收,但由于疫情的影响,过往村民自采自卖的传统销售模式大大受阻,导致杨梅销路不畅。
      正当发耳的村民们为销路发愁之时,初好农业伸出了援手——
      成立两支专门的杨梅收购小组,在发耳镇政府和营昌村两个地方设立集中收购点,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8点这段时间段蹲点收购,为发耳村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担任这次收购小组的小组长邓泽平,正是发耳镇的一名村民,对于此举,邓泽平“最有发言权”。
      “今年,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种的杨梅果大汁甜,但自家拿到市场场上卖都只是1、2块一斤,市场价太低了,想赚钱怕是指望不上了。”
      这不,正当发耳杨梅种植户犯愁之时,初好农业的这个举动点燃了农户们的希望,“初好公司以翻倍的价格收购家乡的杨梅,让乡亲们吃下了‘定心丸’,真的是太好了!”
      一听说这个消息后,邓泽平还自告奋勇当起了收购小组的组长,每天和收购队员们往返于发耳镇和生产车间,为了保证杨梅的新鲜度和尽快将新鲜杨梅送达生产线,还经常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抢抓时间,干劲满满。
      一份企业初心,一双援助之手,不仅全力拓宽了水城县杨梅的销售渠道,让杨梅产得下、销得出,同时解决了杨梅保鲜期极短的问题,用深加工做产品的方式大大延长了杨梅的生命周期,赋予了其更高的经济价值。

                                                             

      温暖,还在初好农业的生产车间内不断升腾。
      目前,初好农业收购的第一批130余吨杨梅已全部制成杨梅饮料,并收到来自省内的多个订单,有效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问题,增加了果农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强农户脱贫能力,助力水城县脱贫攻坚。(作者:阳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