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我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实
盘踞隐藏在村,长期把持基层政权,欺压百姓、侵占集体资产、强迫交易、非法拘禁,为非作歹,广大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而这股黑恶势力的头目,竟然是一名基层干部——钟山区凤凰街道八一社区原党支部书记、松坪村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周光宇。
今年8月15日,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周光宇等21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周光宇等21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至二年不等的刑罚,消息传来,当地群众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打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既要立足当前,更应着眼长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六盘水市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专项斗争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组织引领,确保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强基层干部对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
严把政治标准 确保队伍纯洁
“杨鸿被判刑后,我们从中汲取教训,严把选人用人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现在杨家寨村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得到增强,全面消除了黑恶势力的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盘州市羊场乡党委组织委员姜方明说。
今年8月,盘踞盘州市羊场乡多年,以杨会为首,蒋文雍、杨亮、杨鸿等人为骨干的家族式涉黑犯罪团伙被成功端掉。其中杨家寨村原党支部书记杨鸿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
案件发生后,盘州市组织部门将杨家寨村纳入“后进村”进行全面整顿,建立杨家寨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四个一”联系挂帮机制,明确由盘州市委副书记联系挂帮,盘州市委组织部1名班子成员同时联系挂帮,盘州市检察院作为结对单位,选派1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同时,对相关干部进行背景审查,共调整不适宜担任村干部的7人。
为确保基层队伍纯洁可靠,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探索创新村干部专职化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村居干部6项准入条件,旗帜鲜明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建立负面清单,与“两委”干部签订承诺书,对本人或家属涉黑涉恶等9重情形之一的,坚决予以清退。
组织对全市8395名村(居)“两委”干部进行全覆盖背景审查,调整撤换不适宜担任“两委”干部54人。市县组织部门牵头,联动同级纪委监委、政法、民宗、公安、民政等13家部门,建立村(居)“两委”换届候选人联审机制,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挡在“门外”;
扎实做好农村年轻党员发展工作,注重从农村优秀年轻党员、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回引本土人才中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选配2755名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探索向居委会派驻干部开展帮扶,扎实改进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团结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真是大快人心,打击了这些‘乡霸’‘村霸’和‘保护伞’,换上能人来带领我们发展,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杨家寨村的老百姓高兴地说。
坚持集中整顿 确保堡垒坚强
“周光宇案暴露出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软弱涣散’问题。究其原因,基层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是基层组织‘软’的根本原因;党员管理教育缺失,是基层党组织‘弱’的根本原因;制度执行形同虚设,是‘散’的直接原因;群众的距离越拉越远,是‘乱’的主要原因。”钟山区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举一反三,钟山区从周光宇一案中汲取深刻教训,立足“由乱到治、由治促安、由安固本”整治方针,开展向下聚力治“班子软”,提升引领力;全域联动治“堡垒弱”,提升战斗力;系统强化治“思想散”,提升凝聚力;统一规范治“机制乱”,提升革新力的“四治四提升”行动,及时修复遭到侵蚀的基层组织政权,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汲取经验教训,组织部门制定出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坚持下抓两级,明确由县委书记带头、县四大班子成员参与,每人包保1-2个乡镇,逐村走访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面推行“四治四提升”做法,全力整顿19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
结合全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制定46条支部建设标准和10条党员“先锋指数”,组织全市村居党组织开展支部“评星定级”、党员“评分定星”、群众“评议定岗”“三评三定”活动,鼓足基层干部斗志,集中火力攻坚,全力修复政治生态,还群众一个安定、和谐的美好生活环境。
“现在社区变化很大,真的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是以前体会不到的。”八一社区一居民到社区办事大厅为一份材料盖章,在工作人员热心接待下,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极高的办事效率让她忍不住感叹。
“作为基层工作者更要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宣讲好党的政策,了解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难题,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凤凰街道党工委委员、八一社区第一书记周定金说。
强化机制创新 确保政权牢固
“要切实斩断伸向农村经济领域的‘黑手’,最有力有效的途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让农民增收致富,不给黑恶势力留生存空间。”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组织部门出台《关于创新组建联村党委的实施意见(试行)》,打破区划、地域、行业限制,将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村(居)、企业联合起来,组建102个联村党委,覆盖408个村、118个非公企业、190个专业合作社,引领41.1万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有效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消除“空白点”,全力抵御各种黑恶势力的渗透。
推行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委会主任、村级合作社负责人,不断强化党组织在产业链、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村经济组织的引领力,有效夯实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让党的旗帜在农村基层高高飘扬。
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联合鱼纳、苏座2个贫困村组建岩博联村党委,共同兴办了矸石砖厂、小锅酒厂、火腿加工厂等企业,让村民享受发展的红利,现在村里家家有“洋楼”、户户有存款。
钟山区大河镇将裕民村党支部、渔塘村党支部及两村范围内的贵州安凯达公司党支部联合起来,组建裕安联村党委,村以土地、服务入股企业,企业与村联办企业,实现村企互利共赢。
“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民心就稳了,社会治安也跟着好起来,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自然就提高了,让那些黑恶势力没有可乘之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村干部最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