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栏】水城经济开发区主题教育经验总结材料:开展东西部协作座谈会查找和整改问题
10月23日,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水城经济开发区东西部协作高层联席会议在开发区小会议室召开,认真贯彻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座谈交流等形式,切实查找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的问题和短板,边查找,边整改,推动东西部扶贫工作高质量开展,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把检视问题贯穿全过程,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这次主题教育列出的突出问题,都是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问题,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以解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把主题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引向深入,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主题教育同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做好铁路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找准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东西部协作工作中取得实际效果和成效。通过开展东西部协作座谈会,与企业负责人深入走访、广泛座谈、促膝交心等形式,共发现企业反映问题4条,共计提出建议意见和措施9条。
在招商引资方面,招商引资难度大,共建园区入驻企业不多。近年来由于市场疲软,加之区位、市场开拓、融资政策等因素影响,企业存在产能释放不足,目前水城经济开发区与花园口经济区产业关联度不高,企业家投资意向还不够,共建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不多,产业较单一。
在劳务输出方面,劳务输出难度大,愿意外出务工人员不多。由于贫困户缺乏劳动技能的比较多,加之受气候、交通、待遇等因素制约,愿到大连就业的贫困户不多,部分到大连务工的贫困户留不住,劳务输出难度大,劳务协作成效不明显。
在人才储备方面,紧缺人才储备不足,人才优势互补效果不明显。水城经济开发区目前紧缺的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如金融类、进出口贸易类、物流管理类等方面人才。
在市场竞争方面,快速占领市场能力有待提高。进驻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的能力是市场竞争能力的展现来源。水城经开区是工业园区需要通过销售转化为真实的价值。良好的销售状况可以保证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和企业现金流的畅通,同时也影响着企业债务偿还的根本来源。这就意味着,企业一方面要保证自身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又必须与同类产品竞争对手进行竞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现有市场份额的巩固,并为企业新市场的开拓提供保障。
坚持把检视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始终,需要紧贴实际,增强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全程贯穿问题导向,紧盯任务目标,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持续整改,以检视问题的成效积聚担当作为的动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一)关于招商引资方面
1.加强组织对接,全方位加强协作。紧紧围绕水城经济开发区玄武岩纤维及其系列产品、锰及锰精深加工产品、铝及铝加工产业主导产业项目,积极加强产业产学研合作,在大连船舶领域推广应用玄武岩纤维及制品,开拓东部市场,加强劳务协作、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开发更多就业岗位,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和推荐到大连入驻开发区企业就业等形式,实现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加强人才援助、助医助学、资金扶持、社会参与等方面协作,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地生根,富有成效。
2.加强产业合作,加快共建园区建设。积极依托水城农业资源优势,力争项目引进落地。紧密保持与大连高新区、花园口经济区的跟踪对接,推动玄武岩纤维辅料研发及产品检测等“飞地经济”项目尽快落地。制定东西部产业合作优惠政策,对重大招商项目采取“一事一议”,在土地供给、厂房租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成立工作专班跟进服务,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个方案,在手续办理、协调服务、水电保障、科技资金申报方面给予保姆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入驻企业尽快开工,开工企业尽快投产达产,力争到2020年,共建一批引得进、留得住的实体企业入驻共建产业园,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二)关于劳务输出难度大方面
1.掌握贫困人口就业意向。继续组织大连企业和入驻共建产业园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为有意向外出务工和有意向在入驻共建产业园企业就业的贫困户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强职业培训合作,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实现更多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3.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拓展劳务扶贫协作内涵,积极组织两地企业交流合作,开展产业合作、创业培训等交流活动,促进两地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
(三)关于紧缺人才储备不足明显方面
积极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当前水城经济开发区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更需要朝高水平、高质量增长方向迈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未来应积极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环境吸引专业人才安家落户。完善财政补贴方式方法,政府补贴应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对技术相对成熟、已经产业化的产品则应逐步降低甚至取消补贴。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及时接续转换。
(四)关于市场竞争能力方面
1.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
2.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模式。这些模式包括: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吸引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组织力量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公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要深化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真正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权益分配,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通过技术入股、岗位工资和建立重大奖励项目等多种分配形式,充分反映和体现科技人员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