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戛:道路快速延伸,“跑赢”GPS更新速度
花戛乡,水城县最边远的乡镇之一,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借助GPS导航,我们竟多绕道十几公里,才到达磋播村。来接我们的乡党委副书记蒙启斌告诉记者,如果走刚刚才修通的通村公路,要近很多。
“花戛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太快了,GPS导航系统更新速度都跟不上了!前两天省里的记者来采访,用导航也多绕了十几公里……”蒙启斌一句玩笑话,道出无比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过去,花戛的穷是出了名的。一是没有路,出门靠走,从磋播村到乡里,要3个多小时;到县城,来回要两天。二是没有产业,种点玉米和水稻,靠人背马驮,老百姓日子十分贫困。全市162个深度贫困村中,前10名里就有7个村属于花戛乡。
“2014年,我参加工作时,花戛乡境内除了217省道,只有一条水泥路,其他都是泥巴路,要么就没路……”花戛乡交通管理站工作人员杜明智深有感触。
花戛乡的变化,源于以农村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
2014年,花戛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启动“村村通”建设,2016年完成,封闭的大山渐渐有了人气。
2017年,花戛乡全面推进“组组通”建设。截至目前,34条共150多公里通组路建设已基本完成,预计9月份全面完成。交通“毛细血管”的全面打通,加快了花戛乡脱贫攻坚的步伐。
在磋播村双龙组王家寨,串户路建设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村民们投工投劳建设热情高涨。
“我们对路太渴望了!”村民王小明说。8年前,王小明修房子,每次都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背钢筋、水泥,修一层房子要秏时几个月。现在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汽车也能开进来,“再挣点钱可以加盖二层楼了!”想到未来的日子,王小明满脸幸福。
站在三家寨到双龙组的5.5米宽、14.6公里长、7月份刚完工的通村油路上远眺,雄浑苍劲的大山深处,一条条公路像一根根飘带在山间萦绕,蜿蜒的“天路”正铺就幸福的未来(如图)。村“第一书记”徐建丕告诉记者,这里过去没有路,他第一次上来时,紧张得“手都要把袜子抠烂了!”
“2018至2019年,全村建设80公里的通组公路,目前已完成76公里……”磋播村党委书记徐祥峰说。
随着脱贫攻坚步伐加快,如今,花戛乡境内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带来的是发展、是希望。
路通了,磋播村的产业布置接二连三,打开了村民致富的大门。天门村的红米、乌苕等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声名远播;花戛天坑、六车河峡谷、天门传统古村落等也逐渐走入外界视线,越来越多的人想前往探索这里的神秘……花戛的路,不仅是便民之路、发展之路,更是致富之路,它将翻越大山、穿过深谷,通往更宽阔、更高远、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