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水城经济开发区:“安居”更要“乐业”
“用这个洁厕剂的时候,手套和口罩一定要带好。”
“物业的用工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大家要认真听我说。”
“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其实我们不管是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勤劳,这是最重要的。”
……
草长莺飞四月天,六盘水水城经济开发区安置点新桥社区服务中心的党员活动室热闹非凡,互动频频,不时传出阵阵欢乐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今天是我来参加培训的第8天了,真的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听说之后还会推荐我们就业呢!”从水城县野钟乡常明村搬迁过来的彭宁口中,记者得知,这是水城经开区安置点为了精准施策分类解决就业,开展的就业创业培训班。

群众搬迁入住“安居”后,如何“乐业”?水城经开区安置点针对搬迁群众特点,“有的放矢”解决就业难题,确保群众心安定、“稳得住”。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15期,结业群众700余人。”水城县董地街道搬迁筹备委员会主任朱瑾告诉记者,下周一还将开办厨师班和家政服务班,目的就是要让搬迁户尽快融入社区,适应社区生活,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2018年6月,从水城县蟠龙镇坝子村搬过来的贫困户刘正凤,通过参加缝纫班的培训和推荐,在家附近的鞋厂找到一份工作,有了固定工作的她,如今对生活充满信心:“今年肯定能脱贫啦!”
“安居”,更要“乐业”。水城经济开发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搬迁安置1733户7129人。安置点在社区治理体系上聚焦突出以党建引领“四个一”即选好一个带头人、配强一批社区干部队伍、抓实“一户一就业”、服务一个群体,构筑新时代“鱼水情深”的新型移民干群关系为着力点,落实好搬迁群众后续服务和社区管理,加快推进搬迁群众从进入向融入转变、从人齐向心齐转变、从稳定向安定转变,有效破解安置点稳定难、发展难、服务难、治理难的问题,实现搬迁群众住得放心、安心、舒心。

为了让搬迁群众能够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水城经济开发区安置点抓实“一户一就业”,强化后续扶持发展。
——推荐外出解决就业一批。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城市劳务输出协作力量,推荐引导搬迁劳动力前往大连、贵阳白云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务工,现已实现省外就业561人,省内周边市县就业430人。
——依托园区企业解决就业一批。依托水城经开区企业资源等优势,引导因照顾小孩、老人不能外出的搬迁群众就近入园务工,现实现园区就业42人。
——群团社会组织解决就业一批。通过成立社区合作社、组建物管公司等渠道解决一批搬迁群体就业问题,现解决就业26人。
——政府公共服务岗位安排就业一批。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招聘社区网格员、食堂炊事员、文化协管员等公共服务岗位有效解决就业31人。
——自主创业解决一批。积极落实群众就业创业政策,鼓励搬迁群众通过开办小超市、餐馆、理发店、摆摊等方式自主创业36人。
目前,通过坚持就业摸底、培训、上岗“三同步”,水城经济开发区安置点精准劳动力就业需求和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就业培训,拓宽了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实现“一户一就业”655人,覆盖630户。
“物业的用工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大家要认真听我说。”
“希望大家能把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其实我们不管是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勤劳,这是最重要的。”
……
草长莺飞四月天,六盘水水城经济开发区安置点新桥社区服务中心的党员活动室热闹非凡,互动频频,不时传出阵阵欢乐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今天是我来参加培训的第8天了,真的能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听说之后还会推荐我们就业呢!”从水城县野钟乡常明村搬迁过来的彭宁口中,记者得知,这是水城经开区安置点为了精准施策分类解决就业,开展的就业创业培训班。

群众搬迁入住“安居”后,如何“乐业”?水城经开区安置点针对搬迁群众特点,“有的放矢”解决就业难题,确保群众心安定、“稳得住”。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15期,结业群众700余人。”水城县董地街道搬迁筹备委员会主任朱瑾告诉记者,下周一还将开办厨师班和家政服务班,目的就是要让搬迁户尽快融入社区,适应社区生活,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2018年6月,从水城县蟠龙镇坝子村搬过来的贫困户刘正凤,通过参加缝纫班的培训和推荐,在家附近的鞋厂找到一份工作,有了固定工作的她,如今对生活充满信心:“今年肯定能脱贫啦!”
“安居”,更要“乐业”。水城经济开发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搬迁安置1733户7129人。安置点在社区治理体系上聚焦突出以党建引领“四个一”即选好一个带头人、配强一批社区干部队伍、抓实“一户一就业”、服务一个群体,构筑新时代“鱼水情深”的新型移民干群关系为着力点,落实好搬迁群众后续服务和社区管理,加快推进搬迁群众从进入向融入转变、从人齐向心齐转变、从稳定向安定转变,有效破解安置点稳定难、发展难、服务难、治理难的问题,实现搬迁群众住得放心、安心、舒心。

为了让搬迁群众能够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水城经济开发区安置点抓实“一户一就业”,强化后续扶持发展。
——推荐外出解决就业一批。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城市劳务输出协作力量,推荐引导搬迁劳动力前往大连、贵阳白云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务工,现已实现省外就业561人,省内周边市县就业430人。
——依托园区企业解决就业一批。依托水城经开区企业资源等优势,引导因照顾小孩、老人不能外出的搬迁群众就近入园务工,现实现园区就业42人。
——群团社会组织解决就业一批。通过成立社区合作社、组建物管公司等渠道解决一批搬迁群体就业问题,现解决就业26人。
——政府公共服务岗位安排就业一批。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招聘社区网格员、食堂炊事员、文化协管员等公共服务岗位有效解决就业31人。
——自主创业解决一批。积极落实群众就业创业政策,鼓励搬迁群众通过开办小超市、餐馆、理发店、摆摊等方式自主创业36人。
目前,通过坚持就业摸底、培训、上岗“三同步”,水城经济开发区安置点精准劳动力就业需求和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就业培训,拓宽了搬迁群众就业渠道,实现“一户一就业”655人,覆盖63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