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经济开发区:走生态循环之路变废为宝

2019-03-26 09:05:29来源:未知点击:0
      “我们有专门的管道来收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污水处理车间,再进行综合、净化以及消毒,经过质检后把合格的部分(污水)循环利用到生产线,另一部分用于产区绿化。”站在轰鸣的机器前,十九度铝业公司总经理陈康裕正向记者娓娓道来。

  陈康裕坦言,公司秉持着生态、环保和发展的理念,早在2018年5月全部设备建成投产之前,就已建好了一套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

  “因为水城经开区依然形成的铝产业链,我们在生产过程当中产生的废铝块、铝棒都能在附近的铝制品厂中进行回炉再造,然后再回到我们的生产线上。”

                                                


  而在离十九度铝不到三公里的,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的玄武岩纤维生产车间,一吨吨天然的“顽石”在机械和科技的改造下,经过破碎、高温、拉丝、模压等工艺后,华丽变身为各种高价值的纤维产品。

      贵州石鑫玄武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组建成立,计划投资14.37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3.5万平方米,拥有气电技术72台拉丝炉产能1.5万吨/年,实际产量1.2万吨/年的玄武岩连续纤维生产线。

  公司董事长赵庆林告诉记者,玄武岩纤维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环保工程,在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物质,无废气、废水、废渣排放且无污染。

  “六盘水的玄武岩储量很大,这也是我们当时把厂区建在这里的主要原因之一。建厂之后,很多第一次来厂区参观的人都很疑惑,大山里的石头居然还能制造出这么多的物件。”

  不仅如此,该公司将围绕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和企业生产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方向,把公司打造成集研发、生产、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玄武岩全产业链基地。

                                              


  十九度铝和石鑫玄武岩之所以立足于生态循环发展,源于水城县全面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重大战略部署。

  基于此,水城经济开发区牢牢守住生态、发展两条底线,围绕“贵州省新型重化工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产业拓展区和承接地、贵州西部综合性物流中心,以煤电化、煤电铝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通过对现有电解铝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为中游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夯实基础。

  同时,水城经济开发区强力推进企业之间、项目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循环工业体系,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