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轮战风采:花水村轮战队6月份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8年3月5日,花水村脱贫攻坚轮战队按照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及开发区党工委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张志祥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花戛乡花水村开展了帮扶工作。现将6月份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花水村基本情况
花水村位于花戛乡东部,辖16个村民小组。由原花营、花水、欧场、三个小村合并而成,国土总面积约28.48平方公里(花营村8.48平方公里、花村11平方公里、欧场村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亩(花营村600亩、花水村500亩、欧场村600亩、),林地面积9000亩(花营村2500亩、花水村3300亩、欧场村3200亩),目前合计总人口493户2174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301人,贫困发生率13.85%。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错评、漏评、错退专项治理情况
经过召开群众会议、进组入户走访、核查,花水村共有村民组16个,总人口493户217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301人(在贫困系统80户296人的基础上,家庭成员自然增加8人、自然减少3人)、2014年-2017年脱贫户95户410人(在贫困系统95户404人的基础上,家庭成员自然增加8人、漏评1人、自然减少3人)、非贫困户318户1463人,贫困发生率为13.85%。
疑似新增识别10户49人;脱贫户疑似漏人1户1人;脱贫户疑似返贫3户12人;脱贫户疑似错退4户12人;在档贫困户和脱贫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加13户16人(其中在档贫困户7户8人、脱贫户6户8人),家庭成员自然减少6户6人(其中在档贫困户3户3人、脱贫户3户3人)。未发现漏户、错评、多人现象。
(二)基础设施推进情况
5月以来了解花水村基础设施情况,目前组组通道路还需修建28.9公里,全部由县交通局实施,其中包包组至冲子组通组路,长度8.6公里,目前已经路肩已全线修完,正在铺垫层;猴场组至河阳段通组路,长度13.5公里,正在平路修路肩至补亩组;村活动室周边路段,长度1.6公里,已完工;猴场组通组路,长度1.1公里,已完成硬化;欧场组通组路,长度0.9公里,未施工;脚通至乐园段通组路,长度2.9公里,已平整毛路;毛虫组通组路,长度0.3公里,施工单位未进场施工。
花水村12个水源点3月底已完成现场勘察,目前补亩、花水、脚通、沙田、六角等5个组饮水主管道施工方已进场。
花水村除沙田组、脚通组农网改造完成外,有14个村民组农网改造工程未完成,供电局于3月底已实地踏勘完毕,已与县供电局联系,待花戛乡政府与其对接后施工。
2018年列入危房改造13户,不在危房改造范围但需改造17户。目前12户危改户已动工实施,1户经准备调整为易扶搬迁。
通讯未覆盖8个组,已对接铁塔公司,铁塔公司技术人员4月19日实地踏勘后选定铁塔基站位置,4月27日到各组采集通讯信号,目前,项目已报省铁塔公司。
花水村广电户户通工程,腊荣、冲子组暂不实施外,其余14个村民组已铺设到户。
(三)易扶搬迁开展情况
论战队分组分批有针对性的走访易扶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走访动员58户,2018年易扶搬迁39户其中有4户有意向搬迁,与6月15日组织2017年易扶搬迁19户中的7户参加抽签选房,并签订搬迁及拆房协议,目前已入住5户,1户调整为2018年易扶搬迁户,6月29日组织剩余1户到开发区领钥匙;剩余易扶搬迁户还需做动员搬迁工作,同时走访过程中动员参与人居环境改造、投入产业结构调整等思想工作。
(四)产业脱贫项目进展情况
红米产业机构调整面积为76亩,乌苕产业机构调整面积为124亩。其中花水村红米种子发放375斤种子(75亩),并建档立卡,实时跟踪种植情况,现均已插秧;乌苕已育苗,待苗育成后对农户发放苗种,目前已育200余斤种苗,只够种植5亩左右,剩下种苗待乡镇府组织安排。
刺梨抚育工作,全村339.4亩种植面积,现均已动员松土培肥,由种植农户自行实施,并乡政府统一发放肥料。
柠檬柑种植实验田,流转3.9亩共种植280株,因运送死亡4株,目前存活276株,已发芽。
(五)谋划花水村脱贫攻坚项目及开展情况
根据花水村实际调查走访情况,结合包村领导及村支两委意见。
谋划项目:花水村旱改地整治项目:3月30日设计单位对花水村旱地进行实地初步踏勘,有两处地块(一块140亩左右,1块480亩左右)满足旱改水条件,5月16日已委托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6月20日拟草立项报告,并与6月28日通知设计单位进场设计。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组织学习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暂行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黔扶领办通〔2018〕9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黔委厅字〔2016〕35号)、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扶通〔2017〕38号)和中共花戛乡委花戛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花戛乡2018年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花党发〔2018〕60号)的文件精神。
组织整理驻村以来工作档案,并分类归档。
三、存在问题
(一)花水村位于光照水电站尾库区,原有的良田好土基本被水库区淹没,现有土地多为砂粒土层,切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情况明显,不便宜种植,如想大力发展种植需重新改良土壤。
(二)交通条件差,距离市区及主要干道较远,现有道路只能基本满足农户出行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花水村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脱贫攻坚主攻产业项目
结合花水村实际,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价值,充分利用好我村劳动力,改善花水村村民生活条件。巩固前期刺梨、石榴、樱桃、蜂糖李、桔子、刺梨等经济植物,针对花水村地理环境以及刺梨种植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收益,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情况结合综合考虑后决定积极宣传种植红香椿,力求花水村种植300亩以上。另配合县农业局实施柠檬柑试验田种植管护工作。
(二)做好易扶搬迁和贫困户就业工作
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宣传动员贫困户及易扶搬迁户搬迁,贫困户就业工作,力争做到“搬迁一户、就业一户、脱贫一户”。另加强走访多做思想动员工作,改变农户惰性思想。
(三)积极监督人居环境改造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积极监督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及时向反映工程进展情况和困难。
(四)督促基础设施工程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积极督促花水村组组通道路修建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工程进展情况和困难,确保年底前花水村组组通道路全线完工;积极配合县水利局、村委做好蓄水池工程修建完工使用;协调花戛乡人民政府一起到水城供电局共同协商实施问题,力争农网改造工程早日动工;积极对接铁塔公司,争取通信铁塔工程早日开始动工。
(五)积极学习脱贫相关政策、经验和严格律己
1.提高自身认识,要珍惜这次脱贫攻坚轮战机会,能赶上这次全国脱贫攻坚大形势、大潮流,自己能出上一份力,机会难得,要把握这次机会锤炼自身,提高自身能力,做到无愧于心。
2.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服从县、乡党委政府领导,认真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工作,
3.加强自身学习,利用平时空暇时间,自己先认真学习人居环境整治县委40号文、易扶搬迁相关政策、“1+12”产业政策、脱贫攻坚工作细则及相关扶贫政策,再组织队员学习讨论,熟记相关政策。
4.细化目标,实行清单式管理,提前一天计划第二天工作,将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种植产业动态表格化管理,对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台账式跟踪,详细掌握务工人员情况。
一、花水村基本情况
花水村位于花戛乡东部,辖16个村民小组。由原花营、花水、欧场、三个小村合并而成,国土总面积约28.48平方公里(花营村8.48平方公里、花村11平方公里、欧场村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亩(花营村600亩、花水村500亩、欧场村600亩、),林地面积9000亩(花营村2500亩、花水村3300亩、欧场村3200亩),目前合计总人口493户2174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301人,贫困发生率13.85%。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错评、漏评、错退专项治理情况
经过召开群众会议、进组入户走访、核查,花水村共有村民组16个,总人口493户217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301人(在贫困系统80户296人的基础上,家庭成员自然增加8人、自然减少3人)、2014年-2017年脱贫户95户410人(在贫困系统95户404人的基础上,家庭成员自然增加8人、漏评1人、自然减少3人)、非贫困户318户1463人,贫困发生率为13.85%。
疑似新增识别10户49人;脱贫户疑似漏人1户1人;脱贫户疑似返贫3户12人;脱贫户疑似错退4户12人;在档贫困户和脱贫户家庭成员自然增加13户16人(其中在档贫困户7户8人、脱贫户6户8人),家庭成员自然减少6户6人(其中在档贫困户3户3人、脱贫户3户3人)。未发现漏户、错评、多人现象。
(二)基础设施推进情况
5月以来了解花水村基础设施情况,目前组组通道路还需修建28.9公里,全部由县交通局实施,其中包包组至冲子组通组路,长度8.6公里,目前已经路肩已全线修完,正在铺垫层;猴场组至河阳段通组路,长度13.5公里,正在平路修路肩至补亩组;村活动室周边路段,长度1.6公里,已完工;猴场组通组路,长度1.1公里,已完成硬化;欧场组通组路,长度0.9公里,未施工;脚通至乐园段通组路,长度2.9公里,已平整毛路;毛虫组通组路,长度0.3公里,施工单位未进场施工。
花水村12个水源点3月底已完成现场勘察,目前补亩、花水、脚通、沙田、六角等5个组饮水主管道施工方已进场。
花水村除沙田组、脚通组农网改造完成外,有14个村民组农网改造工程未完成,供电局于3月底已实地踏勘完毕,已与县供电局联系,待花戛乡政府与其对接后施工。
2018年列入危房改造13户,不在危房改造范围但需改造17户。目前12户危改户已动工实施,1户经准备调整为易扶搬迁。
通讯未覆盖8个组,已对接铁塔公司,铁塔公司技术人员4月19日实地踏勘后选定铁塔基站位置,4月27日到各组采集通讯信号,目前,项目已报省铁塔公司。
花水村广电户户通工程,腊荣、冲子组暂不实施外,其余14个村民组已铺设到户。
(三)易扶搬迁开展情况
论战队分组分批有针对性的走访易扶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走访动员58户,2018年易扶搬迁39户其中有4户有意向搬迁,与6月15日组织2017年易扶搬迁19户中的7户参加抽签选房,并签订搬迁及拆房协议,目前已入住5户,1户调整为2018年易扶搬迁户,6月29日组织剩余1户到开发区领钥匙;剩余易扶搬迁户还需做动员搬迁工作,同时走访过程中动员参与人居环境改造、投入产业结构调整等思想工作。
(四)产业脱贫项目进展情况
红米产业机构调整面积为76亩,乌苕产业机构调整面积为124亩。其中花水村红米种子发放375斤种子(75亩),并建档立卡,实时跟踪种植情况,现均已插秧;乌苕已育苗,待苗育成后对农户发放苗种,目前已育200余斤种苗,只够种植5亩左右,剩下种苗待乡镇府组织安排。
刺梨抚育工作,全村339.4亩种植面积,现均已动员松土培肥,由种植农户自行实施,并乡政府统一发放肥料。
柠檬柑种植实验田,流转3.9亩共种植280株,因运送死亡4株,目前存活276株,已发芽。
(五)谋划花水村脱贫攻坚项目及开展情况
根据花水村实际调查走访情况,结合包村领导及村支两委意见。
谋划项目:花水村旱改地整治项目:3月30日设计单位对花水村旱地进行实地初步踏勘,有两处地块(一块140亩左右,1块480亩左右)满足旱改水条件,5月16日已委托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6月20日拟草立项报告,并与6月28日通知设计单位进场设计。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组织学习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暂行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黔扶领办通〔2018〕9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退出程序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黔委厅字〔2016〕35号)、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扶通〔2017〕38号)和中共花戛乡委花戛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花戛乡2018年贫困人口漏评错评错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花党发〔2018〕60号)的文件精神。
组织整理驻村以来工作档案,并分类归档。
三、存在问题
(一)花水村位于光照水电站尾库区,原有的良田好土基本被水库区淹没,现有土地多为砂粒土层,切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情况明显,不便宜种植,如想大力发展种植需重新改良土壤。
(二)交通条件差,距离市区及主要干道较远,现有道路只能基本满足农户出行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花水村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脱贫攻坚主攻产业项目
结合花水村实际,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价值,充分利用好我村劳动力,改善花水村村民生活条件。巩固前期刺梨、石榴、樱桃、蜂糖李、桔子、刺梨等经济植物,针对花水村地理环境以及刺梨种植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收益,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情况结合综合考虑后决定积极宣传种植红香椿,力求花水村种植300亩以上。另配合县农业局实施柠檬柑试验田种植管护工作。
(二)做好易扶搬迁和贫困户就业工作
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宣传动员贫困户及易扶搬迁户搬迁,贫困户就业工作,力争做到“搬迁一户、就业一户、脱贫一户”。另加强走访多做思想动员工作,改变农户惰性思想。
(三)积极监督人居环境改造工作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积极监督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及时向反映工程进展情况和困难。
(四)督促基础设施工程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积极督促花水村组组通道路修建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工程进展情况和困难,确保年底前花水村组组通道路全线完工;积极配合县水利局、村委做好蓄水池工程修建完工使用;协调花戛乡人民政府一起到水城供电局共同协商实施问题,力争农网改造工程早日动工;积极对接铁塔公司,争取通信铁塔工程早日开始动工。
(五)积极学习脱贫相关政策、经验和严格律己
1.提高自身认识,要珍惜这次脱贫攻坚轮战机会,能赶上这次全国脱贫攻坚大形势、大潮流,自己能出上一份力,机会难得,要把握这次机会锤炼自身,提高自身能力,做到无愧于心。
2.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服从县、乡党委政府领导,认真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工作,
3.加强自身学习,利用平时空暇时间,自己先认真学习人居环境整治县委40号文、易扶搬迁相关政策、“1+12”产业政策、脱贫攻坚工作细则及相关扶贫政策,再组织队员学习讨论,熟记相关政策。
4.细化目标,实行清单式管理,提前一天计划第二天工作,将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种植产业动态表格化管理,对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台账式跟踪,详细掌握务工人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