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春风行动:花戛乡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花戛乡位于水城县南部,北盘江南岸,东临普安县龙吟镇,南接盘县保基乡,西靠顺场乡和盘县普古乡,北与野钟乡隔北盘江相望,距市中心城区148公里。全乡总面积160.4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8万亩,其中水田0.58万亩,旱地4.6万亩。最高海拨2318米,最低海拨685米,平均海拔1450米,立体型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8℃,辖5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现有总人口6114户2035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9.99%,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
2014年以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10户7204人,已脱贫714户2999人,现有贫困户1096户4205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38户2308人;低保贫困户502户1830人;五保贫困户56户67人,贫困发生率为20.66%。
海子村有人口1291户3986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333户1334人,贫困发生率33.47%;磋播村有人口1273户3776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307户1221人,贫困发生率32.34%;吴王村有人口1545户5892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292户1109人,贫困发生率18.82%;天门村有人口1273户4421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245人,贫困发生率5.54%;花水村有人口732户2275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296人,贫困发生率13.01%。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产业调整抓脱贫攻坚。按照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基本要求,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以刺梨产业为主导,其他核桃、红米、乌苕、小黄姜、精品水果等种植业和中蜂、鸡、牛等养殖业相结合的“1+N”的模式布局全乡产业。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各类长效产业44333亩,其中,1:全乡五个村共种植刺梨21782亩(海子村7000亩,天门村3164亩,磋播村4500亩,花水村470亩,吴王村6648亩);N:磋播、海子、吴王、天门四个村种植核桃10230亩,天门村种植乌苕100亩,吴王、海子、天门、花水四个村种植小黄姜400亩,吴王、海子、磋播、天门、花水五个村种植精品水果12321亩,天门村林下养鸡5000羽,天门村养殖中蜂200箱,磋播村养殖肉牛20头,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二)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抓脱贫攻坚。全力建设水、电、路、讯、房等民生工程。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了全乡5个行政村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90%以上的老百姓用上了自来水;完成了小城镇供水工程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二是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变电站的建设,老百姓用电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完成通村通组公路硬化135.8公里、串户路硬化30.4 公里、新建道路16公里、道路扩建4.5公里、油路改造30余公里。四是积极协调通讯部门、广电部门对5个村通讯设施进行改造,全乡基本实现通讯覆盖。五是完成2015年危房改造54户,2016年危房改造541户,2017年危房改造62户;2015年棚户区改造100户。六是完成磋播村刘营组62户农户庭院硬化,解决32户贫困户村庄美化。七是对乡卫生院门诊楼进行了全面装修,对住院部进行了改造,增添了自动化的医疗设备,开放床位36张;对4个村卫生室进行了维修和重建,每村配备了卫生员。同时,2017年新招录17名合同制乡卫生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全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急诊急救的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聚焦信息精准抓脱贫攻坚。一是自开展春季攻势以来,为精准扶贫工作“回头看”“挤水分”,实现脱贫攻坚工作再战告捷,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成立了以乡人大主席和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的30人核查工作小组对全乡5个行政村(原18个村)92个村民组的贫困户及困难群众进村入户核查;二是以脱贫攻坚“大比武”为契机,成立五个工作队,从政策思路精准、“两率一度”基础精准、产业精准、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方面着力,结合“春季攻势”中发现的问题,对照工作中的不足,积极主动进行查缺补漏,将贫困户的信息进一步精准;三是“秋季攻势”核查再精准。共核查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871户,非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共填写核查表1995份,核查修正贫困户逻辑错误信息10000余条。经过对贫困户信息多轮核查,基本做到“不漏户、不错评、不走过场”“统计详细、纳入精准、退出精准”,保障扶贫对象更精准;四是按照市、县“三送三促”助推脱贫攻坚的安排,组织包保干部对全乡2014年以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10户7204人集中开展送政策宣传及意愿措施调查统计,并再一次对贫困户的家庭信息进行核实。
(四)聚焦易地扶贫搬迁抓脱贫攻坚。精准做好2017年409户1781人(贫困户348户1516人)和2018年228户1043人(贫困户166户766人)搬迁对象的核查、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力求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以搬迁带动一批人走上脱贫路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聚焦金融扶贫抓脱贫攻坚。结合三变模式,与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亮星铝业公司合作,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贫困户创业贷款入股公司参与项目投资,贫困户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目前,通过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后,已有10户贫困户创业贷款入股,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保底分红资金5000元。
(六)聚焦技能培训抓脱贫攻坚。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贫困户技能全覆盖的要求,花戛乡已组织13人到水钢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华夏职业技术学校和水钢职业技术学校分别组织10余名老师到我乡对300余名群众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同时我乡组织人员对精品水果修枝、拉枝、剪型技能培训500人次,中蜂养殖技能培训100人次。目前,正在培训贫困户对精品水果开展修枝、拉枝、剪型等工作。
(七)聚焦教育医疗扶贫抓脱贫攻坚。认真落实好教育和医疗两大扶贫措施,一是大力宣传“两助三免”、“教育精准扶贫六条”资助政策,2017年已有80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了营养餐补助和贫困寄宿生补助等有关扶贫政策; “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资助贫困学生9人,申请帮扶资金36000元。二是落实好“五重保障”和“医疗精准扶贫十条”帮扶政策,新建海子村和吴王村卫生室各一个,对磋播村卫生室和花水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完善乡村公共卫生基础配套设施,提升乡村医务人员技术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切实开展慢性病筛查,建立贫困户慢性病家庭档案,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达100%,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在县、乡、村三级看病住院实现100%报销。2017年贫困户就诊6980人次报销费用332972元,住院人次199人次,住院总金额1496141.26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乡有磋播村、高坎村、高坡村、海子村、白岩村、连山村、磨石村、底亩村、吴王村、新发村等10个深度贫困小村。二是由于喀斯特地貌影响,我乡土地资源贫瘠,水资源匮乏。三是交通条件差,严重制约了我乡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四是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参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和四场硬仗打好下一步脱贫攻坚硬仗,2018年通过发展生产脱贫252户1195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514户2282人,医疗和教育脱贫62户123人,生态补偿脱贫82户223人,政策兜底脱贫186户382人。
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花戛乡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花戛乡1096户4205人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借力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县卫计局、红十字会、三变办,建设银行水城支行、贵阳银行水城支行等帮扶部门的力量,精准发展、管护、发展好“1+N”产业,注重长短结合,强化保障措施,切实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并以康养小城为目标,长远谋划好花戛乡“原生态+旅游+康养”的发展思路,全面完成花戛乡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一)着力抓好产业扶贫。一是采取土地流转、返聘农民土地打工,合作社自主管理等方式做好产业后期管护工作。二是2018年计划实施短线产业9300亩,其中种植小乌苕2000亩、早熟蔬菜800亩、马铃薯2000亩、小黄姜1500亩、魔芋2000亩、芋头1000亩、红米800亩,预计覆盖713户贫困户,带动贫困人员2265人增收。三是2018年计划养殖桃花鸡225000羽,中蜂1000箱,建仔鸡脱温基地1个,蛋鸡场1个,覆盖全乡1096户贫困户。四是注重乌苕、红米等品牌创建和打造,创新“三变”模式,拓展市场,通过农产品的销售来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
(二)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启动大水山塘、天门山塘建设,完成现有安全饮水工程的提升改造;二是计划2018年对41个村民组2083户农户实施电网改造工程;三是加快推进全乡170公里通组公路建设进度,预计在2018年底全面完成;四是协调通讯部门帮助解决17个村民组移动网络盲区问题。五是2018年计划完成123户危房改造。六是2018年分两期对92个村民组进行“三新建三硬化三清扫”工作,第一期实施30个村民组,第二期实施62个村民组。
(三)着力抓好教育医疗扶贫。一是落实好“两助三免”、“教育精准扶贫六条”资助政策;投资440万元修建海子幼儿园和磋播幼儿园。二是落实好“五重保障”和“医疗精准扶贫十条”帮扶措施,完善乡村公共卫生基础配套设施,提升乡村医务人员技术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最后几米的问题。
(四)着力抓好贫困户全员就业培训。依托贵州水城经开区帮扶优势,借助县各帮扶单位及培训学校平台在全乡5个村加大力度开展基础技能、种植、养殖、家政、保洁、电工、木工、网络创业等培训,实现贫困户技能全覆盖。积极向经开区输送具有技能的技术人员,实现大众创业脱贫攻坚的良好格局。
(五)着力抓好精准帮扶工作。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围绕“三率一度”,找准“贫”根、抓住“困”源,对“症”施策。组织包保干部对全乡1096户4205人贫困人口进行常态化入户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文化,促素质、促脱贫、促发展”服务,实现动态管控。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多重脱贫措施覆盖贫困户,拓宽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渠道,从而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花戛乡位于水城县南部,北盘江南岸,东临普安县龙吟镇,南接盘县保基乡,西靠顺场乡和盘县普古乡,北与野钟乡隔北盘江相望,距市中心城区148公里。全乡总面积160.4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8万亩,其中水田0.58万亩,旱地4.6万亩。最高海拨2318米,最低海拨685米,平均海拔1450米,立体型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8℃,辖5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现有总人口6114户2035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9.99%,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乡。
2014年以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10户7204人,已脱贫714户2999人,现有贫困户1096户4205人,其中:一般贫困户538户2308人;低保贫困户502户1830人;五保贫困户56户67人,贫困发生率为20.66%。
海子村有人口1291户3986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333户1334人,贫困发生率33.47%;磋播村有人口1273户3776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307户1221人,贫困发生率32.34%;吴王村有人口1545户5892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292户1109人,贫困发生率18.82%;天门村有人口1273户4421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245人,贫困发生率5.54%;花水村有人口732户2275人,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296人,贫困发生率13.01%。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产业调整抓脱贫攻坚。按照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基本要求,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以刺梨产业为主导,其他核桃、红米、乌苕、小黄姜、精品水果等种植业和中蜂、鸡、牛等养殖业相结合的“1+N”的模式布局全乡产业。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各类长效产业44333亩,其中,1:全乡五个村共种植刺梨21782亩(海子村7000亩,天门村3164亩,磋播村4500亩,花水村470亩,吴王村6648亩);N:磋播、海子、吴王、天门四个村种植核桃10230亩,天门村种植乌苕100亩,吴王、海子、天门、花水四个村种植小黄姜400亩,吴王、海子、磋播、天门、花水五个村种植精品水果12321亩,天门村林下养鸡5000羽,天门村养殖中蜂200箱,磋播村养殖肉牛20头,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二)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抓脱贫攻坚。全力建设水、电、路、讯、房等民生工程。一是大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了全乡5个行政村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90%以上的老百姓用上了自来水;完成了小城镇供水工程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二是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变电站的建设,老百姓用电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完成通村通组公路硬化135.8公里、串户路硬化30.4 公里、新建道路16公里、道路扩建4.5公里、油路改造30余公里。四是积极协调通讯部门、广电部门对5个村通讯设施进行改造,全乡基本实现通讯覆盖。五是完成2015年危房改造54户,2016年危房改造541户,2017年危房改造62户;2015年棚户区改造100户。六是完成磋播村刘营组62户农户庭院硬化,解决32户贫困户村庄美化。七是对乡卫生院门诊楼进行了全面装修,对住院部进行了改造,增添了自动化的医疗设备,开放床位36张;对4个村卫生室进行了维修和重建,每村配备了卫生员。同时,2017年新招录17名合同制乡卫生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全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急诊急救的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聚焦信息精准抓脱贫攻坚。一是自开展春季攻势以来,为精准扶贫工作“回头看”“挤水分”,实现脱贫攻坚工作再战告捷,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成立了以乡人大主席和乡人民政府乡长为组长的30人核查工作小组对全乡5个行政村(原18个村)92个村民组的贫困户及困难群众进村入户核查;二是以脱贫攻坚“大比武”为契机,成立五个工作队,从政策思路精准、“两率一度”基础精准、产业精准、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方面着力,结合“春季攻势”中发现的问题,对照工作中的不足,积极主动进行查缺补漏,将贫困户的信息进一步精准;三是“秋季攻势”核查再精准。共核查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871户,非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共填写核查表1995份,核查修正贫困户逻辑错误信息10000余条。经过对贫困户信息多轮核查,基本做到“不漏户、不错评、不走过场”“统计详细、纳入精准、退出精准”,保障扶贫对象更精准;四是按照市、县“三送三促”助推脱贫攻坚的安排,组织包保干部对全乡2014年以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10户7204人集中开展送政策宣传及意愿措施调查统计,并再一次对贫困户的家庭信息进行核实。
(四)聚焦易地扶贫搬迁抓脱贫攻坚。精准做好2017年409户1781人(贫困户348户1516人)和2018年228户1043人(贫困户166户766人)搬迁对象的核查、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力求全力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以搬迁带动一批人走上脱贫路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五)聚焦金融扶贫抓脱贫攻坚。结合三变模式,与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亮星铝业公司合作,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贫困户创业贷款入股公司参与项目投资,贫困户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目前,通过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后,已有10户贫困户创业贷款入股,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保底分红资金5000元。
(六)聚焦技能培训抓脱贫攻坚。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贫困户技能全覆盖的要求,花戛乡已组织13人到水钢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华夏职业技术学校和水钢职业技术学校分别组织10余名老师到我乡对300余名群众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同时我乡组织人员对精品水果修枝、拉枝、剪型技能培训500人次,中蜂养殖技能培训100人次。目前,正在培训贫困户对精品水果开展修枝、拉枝、剪型等工作。
(七)聚焦教育医疗扶贫抓脱贫攻坚。认真落实好教育和医疗两大扶贫措施,一是大力宣传“两助三免”、“教育精准扶贫六条”资助政策,2017年已有80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了营养餐补助和贫困寄宿生补助等有关扶贫政策; “雨露计划·圆梦行动”资助贫困学生9人,申请帮扶资金36000元。二是落实好“五重保障”和“医疗精准扶贫十条”帮扶政策,新建海子村和吴王村卫生室各一个,对磋播村卫生室和花水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升,完善乡村公共卫生基础配套设施,提升乡村医务人员技术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切实开展慢性病筛查,建立贫困户慢性病家庭档案,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达100%,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在县、乡、村三级看病住院实现100%报销。2017年贫困户就诊6980人次报销费用332972元,住院人次199人次,住院总金额1496141.26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乡有磋播村、高坎村、高坡村、海子村、白岩村、连山村、磨石村、底亩村、吴王村、新发村等10个深度贫困小村。二是由于喀斯特地貌影响,我乡土地资源贫瘠,水资源匮乏。三是交通条件差,严重制约了我乡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四是贫困群众自我脱贫参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和四场硬仗打好下一步脱贫攻坚硬仗,2018年通过发展生产脱贫252户1195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514户2282人,医疗和教育脱贫62户123人,生态补偿脱贫82户223人,政策兜底脱贫186户382人。
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花戛乡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花戛乡1096户4205人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借力贵州水城经济开发区、县卫计局、红十字会、三变办,建设银行水城支行、贵阳银行水城支行等帮扶部门的力量,精准发展、管护、发展好“1+N”产业,注重长短结合,强化保障措施,切实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并以康养小城为目标,长远谋划好花戛乡“原生态+旅游+康养”的发展思路,全面完成花戛乡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一)着力抓好产业扶贫。一是采取土地流转、返聘农民土地打工,合作社自主管理等方式做好产业后期管护工作。二是2018年计划实施短线产业9300亩,其中种植小乌苕2000亩、早熟蔬菜800亩、马铃薯2000亩、小黄姜1500亩、魔芋2000亩、芋头1000亩、红米800亩,预计覆盖713户贫困户,带动贫困人员2265人增收。三是2018年计划养殖桃花鸡225000羽,中蜂1000箱,建仔鸡脱温基地1个,蛋鸡场1个,覆盖全乡1096户贫困户。四是注重乌苕、红米等品牌创建和打造,创新“三变”模式,拓展市场,通过农产品的销售来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
(二)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启动大水山塘、天门山塘建设,完成现有安全饮水工程的提升改造;二是计划2018年对41个村民组2083户农户实施电网改造工程;三是加快推进全乡170公里通组公路建设进度,预计在2018年底全面完成;四是协调通讯部门帮助解决17个村民组移动网络盲区问题。五是2018年计划完成123户危房改造。六是2018年分两期对92个村民组进行“三新建三硬化三清扫”工作,第一期实施30个村民组,第二期实施62个村民组。
(三)着力抓好教育医疗扶贫。一是落实好“两助三免”、“教育精准扶贫六条”资助政策;投资440万元修建海子幼儿园和磋播幼儿园。二是落实好“五重保障”和“医疗精准扶贫十条”帮扶措施,完善乡村公共卫生基础配套设施,提升乡村医务人员技术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最后几米的问题。
(四)着力抓好贫困户全员就业培训。依托贵州水城经开区帮扶优势,借助县各帮扶单位及培训学校平台在全乡5个村加大力度开展基础技能、种植、养殖、家政、保洁、电工、木工、网络创业等培训,实现贫困户技能全覆盖。积极向经开区输送具有技能的技术人员,实现大众创业脱贫攻坚的良好格局。
(五)着力抓好精准帮扶工作。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围绕“三率一度”,找准“贫”根、抓住“困”源,对“症”施策。组织包保干部对全乡1096户4205人贫困人口进行常态化入户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文化,促素质、促脱贫、促发展”服务,实现动态管控。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多重脱贫措施覆盖贫困户,拓宽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渠道,从而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